武训“乞讨兴学”的仁善传奇
- 发布时间:2014-11-22 03:31:52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史桦
武训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乞丐。他大字不识,硬是靠乞讨捐建了三座规模超出当时一般的“希望小学”;他没有文化,却是入选《教育大辞典》的“平民教育家”。他用乞讨兴学的义举,为后世留下了又一个有关中国仁善精神的传奇。
武训,原名武七,清末山东堂邑(今冠县)武庄人,自小家境贫穷,幼年丧父,故幼时起便跟随母亲以乞讨度日。每次讨来食物,武七都先侍奉母亲,因而被称为“孝乞”。武七一边乞讨一边为富人家做工。由于不识字,20岁那年,武七被一个雇主骗去了3年工钱。这让武七决心兴办义学,目标是“使更多没钱上学的贫苦子弟也能读书,使他们读了书不再被人欺骗”。
为了积攒办学的费用,武七白天在街市上乞讨时不惜以丑态哗众以获施舍,晚上则为人纺织麻线挣取佣金。他乞讨的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省。
几年过后,武七攒够了六千文钱。一天,他来到当地一个富人家,跪在门外要见主人。这家主人让仆人用钱把武七打发走,不料武七却说:“若见不到主人,我就在这里长跪不起。”主人无奈,只好来见武七。武七说:“乞丐武七有求于贵人,请您一定答应我!”主人问:“你是想要钱吗?”武七答道:“不,我不是想向您讨钱,而是有钱要送到您这里!”这个富人感到非常奇怪。武七接着说:“我现在有六千文钱,想存到您这样的富贵人家里,由您经营,日后希望您能给我些利息。”这家主人见钱并不多,便答应了武七的请求。此后,武七每攒够一千文钱都存到这家,而他由此所获的息金也随之增加,本息积累终至白银几百两。
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七出资四千余吊在堂邑柳林庄办起了第一座义塾,高薪聘请老师,免费向穷人家的孩子开放。后来,武七又靠乞讨所得兴办了陶馆、临清两所义塾。
山东巡抚张曜得知武七乞讨兴学的义举后,赐名为“训”,并奏请朝廷赐武训“乐善好施”匾额。据说光绪帝甚至还赏武训穿黄马褂,以行表彰。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59岁的武训在为家乡留下三座学堂后,长辞于临清义塾中。据《清史稿》记载,武训在弥留之际,还在听着学童们的诵读之声,直至含笑离去。
武训的精神曾感召无数人,如梁启超、冯玉祥、陶行知等,都曾为武训撰文。陶行知在他的《武训颂》中这样写道:“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武训兴学的感人故事长传于世。近现代,全国有几百所武训中小学,仅冯玉祥就捐资兴建了15所。如今,武训故里冠县把武训纪念馆作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者络绎不绝,而每年11月在此举办的武训义学文化节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