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场主陈宏平精准施药有一套

  • 发布时间:2014-11-20 03:31:5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喷1桶15公斤的药液光人工费就要8元,还不包括农药钱,咱家386亩地喷一遍农药,药费加工钱至少要七、八千元,病虫害防治要适期,可不能蛮干。”安徽省天长市稼农家庭农场主陈宏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算盘打得可精了。

  陈宏平是安徽省天长市唯一评有职称的农民技术员,他向笔者如数家珍地谈起低成本高效益防治病虫害的“门道”儿——

  借助天气变化,提高防治效果。“比如,井冈霉素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常用农药,要想达到最佳防治效果,就必须让药液淋到作物根部。”陈宏平说,每亩用水量不能低于50kg,按弥雾机每桶15kg计算,每亩要打3桶药水,无形中每亩增加用工成本16元。于是,在防治期,陈宏平每天紧盯天气预报不放,在雨天到来前1~2天,把药液喷下去,既节省了成本,又达到了最佳防治效果。

  综合利用“农业防治”,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成本和环境污染,营造农作物抗病抗害的田间小气候。一来陈宏平十分注意保护病虫天敌,坚决不用对益虫有害的农药,以便达到虫吃虫的功效。二来他还注意作物生长期,把握用肥关,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即水稻栽培前期重氮,要采取浅水活棵、干湿交替法,后期控氮补钾,使叶片褪色,避免后期因氮肥过多而导致稻纵卷叶螟发生。今年皖东地区水稻生长后期雨水较多,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发生,许多农户及种粮大户大面积发生稻曲病,稻谷一片黑,导致出糙率下降,形成卖粮难,而陈宏平由于注重农业防治,稻谷成熟时一片金黄,由于无病害出糙率高,稻谷一登场便被闻讯而至的粮商抢购一空。

  适期防治不盲目,哪怕生产再忙,只要是市植保站发布的病虫害情报,陈宏平每期必看,认真研判。今年7月上旬,市植保站发布“四二代稻纵卷叶螟预报”,他立刻下田观察,发现承包田里发蛾量、虫卵量较少,低于防治指标,决定不用药。邻近的家庭农场机声隆隆,都忙着喷药治虫,而陈宏平没花一分钱。事实证明,陈宏平判断准确,少打一遍药节约成本七、八千元,而且降低了农药污染。8月初,天长市植保站发布“五三代稻纵卷叶螟暴发情报”,陈宏平及时下地观测,田间发蛾量及虫卵量已经超过防治指标,他意识到有大面积暴发的可能。于是,他在幼虫孵化期果断用药,由于超前防治,有的农户及种粮大户田里一片白叶,而陈宏平的386亩水稻一片青绿。

  长短期结合,交替用药,降低病虫害抗药性。今年水稻生长后期,皖东地区雨水较多,陈宏平意识到稻瘟病、稻曲病将会严重发生,在做好物理防治的同时,他还积极做好化学防治。水稻孕穗第一遍药,他用长效药,提前预防,间隔7-10天后,再用一次低成本的短效药,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降低了植保成本。

  “防病治虫要超前,治晚了,就是用再好、再贵的药也白搭。”陈宏平说,病虫危害庄稼的时间是有规律的。“比如,螟虫吃青不吃枯,每年麦子一登场,咱就要对刚刚栽下去的秧苗打药预防,把螟虫的虫卵扼杀在‘摇蓝’中。”他还总结说,不光防病治虫要打提前量,就是预防病菌也要提前。宣金祥范正磊文/图

  秋种后,小麦新苗出土了,陈宏平(右一)带着工人下地现场研究苗情,发现麦苗根部有纹枯斑块,他说:“目前小麦苗纹枯病处于潜伏期,待到2月份气温升高,必须对症下药进行防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