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智能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科技服务撬动商业契机

  • 发布时间:2014-11-18 07:1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熊 丽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技服务撬动商业契机

  市场在变,技术在变,电子科技发展格局也随之变化。智能消费新产品、新技术在本届高交会主会场频频亮相,展场外,许多实体电子卖场已将重心转向了智能终端。智能消费的热潮将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产生衍生出更多新变化,智能消费已成为深圳的“未来产业”

  第十六届高交会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如期举行。记者在高交会现场发现,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运动眼镜、骨传导耳机等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消费产品和技术琳琅满目,成为本届高交会炙手可热的焦点。

  智能消费激发市场活力

  在本届高交会主展馆1号馆深圳福田展区,可穿戴智能产品、体感互动系统、蓝宝石触控芯片、爆炸物探测仪等先进技术引人驻足参观。参展商苏艳书告诉记者,她们带来的智能消费技术“蓝宝石指纹感应技术”属国内首创,是一种按压式指纹识别技术,可以支持360度全角度识别,安全快捷。另一种全球首创的IFS指纹识别技术,可实现指纹识别与触控一体化,无需改变手机ID的原有设计。

  “我们的触控芯片和指纹识别芯片都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产品等智能终端,华为、联想、中兴等知名品牌都采用了我们的技术。”苏艳书高兴地对记者说,当前触控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全球约有11亿台设备搭载触控屏,2014年将有19亿台设备搭载,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公司2013年销售额已达6.8亿元。

  智能消费新产品、新技术在本届高交会主会场频频亮相。在展场外,其热度也丝毫不减。在深圳最老的电子市场赛格科技园里,记者遇到了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李桂龙。1997年前后,李桂龙开始在这里做电脑周边产品零售,并于2003年创建自己的耳机品牌“声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及周边产品在不断抢夺电脑市场。”李桂龙说,“以前我们卖的多是配电脑的有线耳机,现在则以无线耳机为主,蓝牙耳机基本普及,功能更加丰富。有的耳机还有防水功能,插入存储卡就是独立的播放器,完全超出了以前耳机的定义。”李桂龙说,现在的耳机还有装饰功能,年轻人买色彩艳丽的无线耳机,不听歌的时候挂在脖子上,就是漂亮的装饰品。

  “市场在变,技术在变,电子科技发展格局也跟着变。”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龙虹告诉记者,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多、产品种类最齐全的电子产品交易集散地,“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的产业链重心已转向智能终端。“深圳最老牌的电子企业大都从华强北成长、发展起来,随着产业调整,他们将生产车间转移到深圳周边地区,把研发和销售中心放在华强北,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龙虹表示,智能消费是当前的市场热点,这种热潮将随着新技术新应用的产生衍生出更多变化。

  据了解,智能消费已被深圳作为创新发展的“未来产业”,在华强北商圈重点布局,成为该地科技推动消费、智能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

  借助展示平台拉动市场消费

  在与参展本届高交会的深圳本土企业交谈中,记者了解到,依托包括高交会在内的各种展示和交易平台,同时通过有效整合政、产、学、研、资以及协会和联盟资源,科技服务在拉动民生消费、推动商业发展中正不断发挥其加速器的功能,撬动新商机。

  参展本届高交会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易特科集团,拥有200多项国内外专利和国际认证,在智能健康服务领域极具竞争力。易特科集团市场副总监侯云超告诉记者,此次参展高交会,就是希望将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慢性病干预系统和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展示出来,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这些本土参展企业除了享受高交会这一平台带来“近水楼台”的便利之外,因展期有限,市场需求又旺盛,他们还向外围拓展,如举办华强北第二届电子消费节等。“电子消费节的举办,就是希望依托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销售、商贸、服务等优势,激发内需活力,促进消费。”深圳市福田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借助国内展览展示平台拉动市场消费的同时,海外平台的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充分利用。龙虹表示,在今年10月举办的2014澳门(深圳)电子展上,深圳市电子行业协会经过前期调研和分析,将海外市场最需要的技术和产品带进展会,其中LED绿色环保照明和灯饰、最新安全防卫及信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家居产品等受到热捧。在第34届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上,深圳组团推出的电子游戏、数码影像、穿戴式等智能消费品成为展销热点,借优势平台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在服务企业发展中,整合资源的意义也不容忽视。以专注于铁路行车调车通信信号设备发展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深圳市长龙铁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为例,各类资源的整合就为其拓展市场、提升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强告诉记者,公司已与北京交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建立产学研基地,利用北京交通大学拥有50多个国家级及市一级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的优势及各种人才优势,实现2个科技合作项目通过技术审查并进入到科技转化、市场推广的阶段。(经济日报记者 熊 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