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一新满盘皆活
- 发布时间:2014-11-15 02:30:4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王玉琪吴佩郜晋亮
40岁的袁翠梅是青海省大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员,今年,她再也不用为油菜拌种中的用药问题发愁了。“原来油菜拌种可以用一种叫‘甲拌磷’的农药,自从农业部禁止使用这个药之后,我们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袁翠梅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也找过省里的专家,但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
“幸好有了三级平台,农民们将问题反映给我们技术员,技术员将它反映给县里的产业技术首席,技术首席再直接找到省里的专家解决。正是这个平台,将农民反映问题的路径给打通了,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提高了。”袁翠梅笑着说,今年大通县的油菜产业发展得特别好。
袁翠梅所说的“三级平台”,正是青海省于2012年搭建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实现了有效对接,专家的科研方向和科研成果更多投向农业生产一线,农牧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也能尽快在专家那里找到解决方案。今年7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青海调研时对青海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给予高度肯定,认为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是一项重大的机制创新。
“最后一公里”为何不畅通?
专家有技术却远离产业;农民有需求却无技可寻;农技员想推广却无来源
“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主要是为了解决我们省科研、教学、推广相脱节,从源头上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来源问题。”说起搭建平台的原因,青海省农牧厅科技处处长熊进宁这样说。
作为西部的农牧业大省,青海省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1%,科技对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49%,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与其他农业大省相比,青海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农牧业科技工作创新不足,尤其是应对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进程滞后。如何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率、尽快地将新技术转化应用,已成为了青海农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难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青海省的农牧业科研教学与推广结合不紧密,研究与推广机制不活,各自为营,相互分离,这造成了专家不了解产业,农业产业生产中需求量大、农牧民迫切盼望的集成技术少;另一方面,对于基层来说,现有农技推广队伍中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少,后继乏人,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即便是县里的产业技术首席,视野不开阔、层次不高,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也比较有限,最重要的是,基层缺少新技术的来源。
“专家有技术却远离产业,农民有需求却找不到技术,基层农技员想推广却没有新技术资源,这些原因,最终造成了我们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应用率低,也造成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没办法被顺畅地打通。”熊进宁忧虑地说,“虽然我们省里也有面向产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和面向农民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但是,这两者都是各自为营,科研和推广始终没办法真正有效对接。”
“眼下,青海正处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迫切需要进行机制创新,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以此来提升农牧业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刘青元说,青海的农牧业产业若要进一步发展,机制改革显然已经迫在眉睫。
让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无缝对接
省级研发平台为主推技术品种把脉;县级推广平台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农户示范平台采用新技术增产增收
2012年,青海省投入1000万元,正式搭建启动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
“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集合了科研、推广和示范3个功能,涵盖了省、县、户三个层级。”熊进宁告诉记者,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三级来构成,第一级是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它由省级科研教学推广部门、重点实验室、产业功能研究室、农业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领军人物牵头组建;第二级是县级产业技术推广平台,由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的各类农技推广单位、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等项目构成;第三级则是由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构成的科技示范应用平台。
根据青海当地的农牧业产业特色,青海首先由省科研单位的产业领军人物牵头组建了油菜、马铃薯、蔬菜、蚕豆、牛、羊、饲草料、枸杞、生猪等9个省级产业技术转化研发平台,相对应地也聘请9名省级的产业首席专家,建立了47个功能研究室,科技人员达到了166人。“这就好比是建立了一支支省级的产业技术体系队伍,先根据产业需要,将省级相关领域的专家、技术,包括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等全都组织起来,进行一个横向的资源整合。”牛产业平台首席科学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这样解释道。
而在纵向上,平台则按照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的运行模式,在全省27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示范县建立由县级首席专家、推广专家组、农技推广员构成的县级平台,每县设立1名首席专家,50~100名农技推广员,还建立了由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构成的应用平台,每个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3处,科技示范户500~1000户。
“三级平台的建立,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产业技术体系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两者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两者的优势互补。”熊进宁介绍说,“每个产业在省里都有一个首席专家、一个科研技术团队,相对应地在县里,产业首席与县里的首席对接,县里每年的主推技术和品种必须要经过省级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的审定。技术到县里之后,每名技术员对接指导10个示范户,真正将技术推广下去。”
据了解,平台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省级专家对各个农技推广示范县的技术、品种进行把关;二是基层农技员将县里的问题反映给省级专家进行解决;三是省级产业技术体系与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进行对接,引进各项新技术,进行本土化的转化应用。
“原来县里没有意识主动来找我们专家,我们专家也常年埋首论文,没有意识主动下去指导。现在有了这个三级平台,就相当于将科技转化的路直接铺到了我们专家的脚下,只需要对接县里的产业首席,就能转化成果。农牧业的科技转化,有了一条‘快车道’。”刘书杰对记者说。
“三级平台”激活农业科研与推广
科研成果更接地气;技术推广得心应手;农民尽尝科技甜头
在大通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程明发看来,三级平台的建立,将他从每年寻找新技术当中解放了出来。作为大通县蔬菜产业的首席专家,他坦言,在与蔬菜产业省级首席专家对接后,自己做农技推广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原来没有平台,我们每年都是按照自己了解的情况去引进新的技术,技术究竟适用不适用,没办法及时知道。现在有了省级平台,专家把关,引进的技术更适用,也更容易推广。”
采访中,记者发现,平台搭建1年多以来,不仅解决了困扰试点县多年的基层农技推广的技术来源问题,更是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各项产业实用技术迅速地落地生金,让农民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
“与科技平台联合后,我们的基地从之前的50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4000亩,产量从1400吨增加到1.2万吨,已经成为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在湟中县,瑞青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则对记者兴奋地讲述了科技平台对合作社极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受益的不仅仅是农民,刘书杰告诉记者,三级平台的建立也为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原来,我们的科研和转化是脱节的,现在所有的需求都是面向农民的需要,面向生产一线,科学研究更加接‘地气’了。另外,有了三级平台,原来是一个个课题组下去,各自为营,现在则是一个产业链条在一起合作,科研也更加有效了。”
饲草料产业平台的专家、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王柳英则认为,平台的建立,让专家的科研更有针对性,也将原有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这么多年来,我们专家肯定都有很多的科研成果,但是,大多数是没有跟产业对接的,束之高阁。而在平台上,我们将这些好的技术整合起来,引入、熟化、集成和收集,同时与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对接,结合农民的需要进行推广,大大提升了科技转化的效率。好的技术有没有价值,关键就是要看给农民带来了多少效益。”
据统计,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启动以来,破解了产业发展中的多项技术难题,强化了农机农艺、良种良法、节肥节水等有机结合,促进了农牧业生产从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应用,单项技术发挥作用向综合技术整体效应的转变。截至目前,300多个实用先进的农牧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近120万名农牧民受益。
科技创新三级平台的搭建,也得到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的肯定。他认为,三级平台横向方面聚集各种要素、资源力量,形成一些创新的增长点;纵向方面,与国家的相关项目体系衔接,向下面延伸,和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衔接,纵横交错,形成一种非常好的创新与推广应用的先例。而平台的思路与运作,一是与国家和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导向很鲜明;二是注重产学研用的结合,注重与用户的需求结合,平台在整合资源、集聚力量方面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把国家最新的成果在平台上进行沉积,然后进行转化推广应用,解决了整个体系通道,作用非常显著,值得全国推广。
“我们做的,实际上是通过机制创新,让整个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体系等,全部都运作起来,达到满盘皆活的效果。”据刘青元介绍,目前,青海仍在搭建小麦和冷水鱼科技创新平台,预计到2015年,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三级平台将最终形成支撑现代农牧业科技工作的完整体系,产生和释放出巨大的聚合效应也将指日可待。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