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改进阿尔茨海默症诊断照护体系
- 发布时间:2014-11-13 04:32:52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闻调查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颖)10月26日,在我国首部《中国记忆门诊指南》(简称《指南》)发布会上,该指南编者之一、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张振馨教授指出,目前中国多达90%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未得到诊断,因此需要改进诊断和照护体制。
张振馨教授介绍,目前,全球约有356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预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1倍,而2050年将达到3倍以上。而中国2010年有65岁以上老人1.19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多的国家。“2013年中美合作进行的认知障碍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中国65岁以上老人中,3100万人患有轻度认知损害,600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张振馨教授表示,如果不及时治疗,这种病的患者将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抚养负担,而且更是严重的社会负担。
“有调查显示,国人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公众知晓率已高达96.16%,但仅有19.79%的人可以正确识别疾病的初期症状。”
张振馨教授解释说,记忆门诊以患者为中心,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照护的最佳实践,是维护脑健康、推迟痴呆的发病、延缓疾病发展的重要的窗口,可早期进行准确诊断, 实现并推广国际标准化诊断、提供全面专业的治疗。
张振馨教授强调,《指南》是阿尔茨海默症全面纵向治疗计划。它通过规范建立和运作记忆门诊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汇集了临床研究证据﹑临床实践经验及服务管理理念,可作为开设记忆门诊的参考,提供了标准化的阿尔茨海默症诊断和治疗,还可为偏远地区或尚无记忆门诊的医院提供诊疗依据。
为此,由7位国内外本领域顶尖专家编制的《指南》,涵盖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健康教育、筛查、评估、诊断、治疗,以及对患者的管理、照护等诸多方面,会对阿尔茨海默的治疗做出更规范化的指导,从而提高诊断率、治疗率,也为患者带来便利。
《指南》编制者之一,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记忆门诊所主任AndreasMonsch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欧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上的差距。他指出,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进展性记忆减退是可以避免的。早期准确诊断及其最可能的原因不仅是症状治疗和延缓疾病进程的先决条件,而且可以让家属能够更好的应付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而记忆门诊的重要作用在于早期确诊痴呆、寻找可能病因,维护患者脑健康,尽早处理记忆问题,为患者和照护者提供全面专业指导等。”
按照张振馨教授的介绍,通过《指南》建立起来的记忆门诊网络将形成“示范圈”,支持、培训医师,分享临床经验,提高医师水平,确保诊疗的一致性和高效率,从而达到为数量日益增长的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治疗的目的。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