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否独美其身
- 发布时间:2014-11-09 20:29:31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通缩压力的加大和扩散渐成趋势,欧洲基本进入通缩状态,日本潜在通缩压力远大于反常数据显示的水平,而新兴市场中的核心国家已经初步感受到通缩靠近的气息,只有新兴市场中的边缘国家和动荡国家依旧面临着“滞胀”危险。
根据2014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2014年全球通胀率预估值为3.8%,虽然绝对值并不低,但从趋势上看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降,潜在通缩压力渐增。其中,发达国家通胀率预估值为1.57%,绝对数值已经处于温和通缩状态。
美国刚刚退出量化宽松,身处周边多国深陷通缩的外部环境,美国是否能独善其身,远离通缩?
近期美国无需担忧通缩风险
摩根士丹利、汇丰以及几乎所有欧美大型投行都认为明年美元将会走强。大多数投行表示,美元处于长期多头行情的初期阶段。
如果投行的判断正确,那么欧元、英镑和日元都将下跌,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的全球竞争力将随之提升,并带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成长和通货膨胀,尽管通胀将从极低的水准回升。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所分析师、金融学博士程实对此认为,美国面临通缩的压力很小,毕竟日本有特殊情况,欧洲已经进入通缩周期,而美国通胀率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强。主要是美国经济体系存在实质通缩压力,但面临的风险不大,这一点和中国的经济环境类似。“如果出现通缩,本国的物价水平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因此通缩值得美国政府重视,但现阶段没有必要采取政策措施。”他说。
事实上,全球通胀下行的趋势愈发明显。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公布的9月份通胀终值仅0.8%;中国同期公布的9月份CPI亦降至5年低位(1.6%)。这反映出持续了几年的刺激措施淡出后,经济随之露出本来面目,需求不振令通胀持续下行,并会透过汇率以及贸易扩散。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博士、助理研究员肖立晟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通货膨胀仍略低于美联储的调控目标。7~8月美国整体CPI同比增幅为2.0%~1.7%,核心CPI同比增幅为1.8%~1.7%,消费者支出价格指数则保持在1.4%~1.5%之间。这些指标虽然仍略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近期也有小幅波动,但通胀水平整体上已经比2013年底和2014年初有所提升。
“美国经济通胀压力不大,欧洲和日本央行扩张货币政策,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徘徊在2%的通胀率属于正常水平。随着美国劳动力状况的改善,工资水平上升会带动通胀水平上升。”肖立晟认为。
通缩阴霾扩散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由于表面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较佳,同时加息预期强烈,美元强势货币地位得以巩固,但这对美国是有利有弊的。因为强势货币会压低进口物价,难怪美元自年中转强以来,美国核心通胀便逐月放缓。在极端情况下,货币过强甚至可能引发通缩,瑞士就是现成的例子。
更有悲观的论调认为,综合分析全球经济放缓、公司盈利下滑、物价下跌、地缘政治动荡以及埃博拉疫情,评估美国何时加息,不能光看表面经济数据,还要放眼全球通胀是否过低。一旦经济再有起伏,届时不但加息免谈,重启量宽制造通胀亦在考虑之列,毕竟美联储对量化宽松的立场一向是可加可减的。
正因为弱复苏具有持续性,所以通缩阴霾不会迅速消散。如此背景下,通缩压力可能带来的伴生威胁值得思量。
程实对此分析认为,“通缩—债务”的恶性循环令人担忧。大萧条给世人留下最大的教训之一就是,通缩和债务之间会形成危险的互动:通缩加重债务人负担,加剧违约风险;变重的债务反过来又会抑制总需求扩张,加剧通缩压力。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数据进行测算,2014年,全球债务总量将达到62.028万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4.27%,债务增长率超过同期经济增长率,全球负债率将从2013年的79.64%上升至79.93%。“通缩压力和债务风险的同步上升可能引发共振,给全球经济带来类似于‘大萧条’期间长期失速和突然反复的风险。”程实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