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头条”是这样炼成的
- 发布时间:2014-11-05 06:32:54 来源:南京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创业,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一个创新的想法,加上务实的努力,也许你就在这座城市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今起,本报推出“我的创业STYLE”专栏,关注我们身边年轻的创业者们,讲述他们的创业故事,剖析属于他们自己的新鲜创业模式。如果您身边有合适的案例,不妨致信电子邮箱937867106@qq.com,向我们推荐哦!
他是一个“80后”工科男,一个人运维着21个微博、微信账号,至少有着536万的 “粉丝”。
他没有学过新闻传播,也没有学过网络技术,就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玩”的心态,游刃有余地玩转自媒体,成功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无本创业”之路。
至于收入,他这样回答,“要是跟一个公司比,那肯定不好意思说;但要是跟上班比,那肯定要高出很多了……”
“不经意注册的一个微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江湖人称头条君。我不在江湖,江湖却有我的传说。侠骨柔情,热心公益,欢迎私信投稿爆料求助。”
这是新浪微博“南京头条”博主的自我简介。
首次见面,问及真名实姓,“头条君”踌躇了一会儿才表示:好吧,豁出去了——
我叫刘争生,2004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
是不经意间的一条微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2012年前干的3份工作,都是与机电相关的工作。
2011年,微博正火。记得是6月24日,我也注册了一个微博——“搞笑365”,工余转发一些让人会心一笑的微博。
看着粉丝数一天天增加,热情也跟着高涨。当时,新浪微博有一个“关注我,查看相册”的设置。依靠这个被网友视为Bug(漏洞)的设置,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搞笑365”成了拥有100万粉丝的“大V”。其实,相册里的图片全是网上淘来的美女和搞笑图片。
成了“大V”,自然就进了“大V”们互推涨粉的圈子。当时,不少“大V”尝试做营销号。我也跟样学样,把“搞笑365”改成了“全球超级时尚”。
果不其然。没多久,淘宝广告就主动找上门来了。价格是100万粉丝的营销号,每发一条促销广告500元。遇上“双十一”、电商搞活动,一天进账一两万元稀松平常。
“真心把用户当朋友,视积累用户为积累资产”
有了百万粉丝的“大号”,带“小号”就轻松了。
于是,我接连注册了“南京头条”、“实用化妆术”、“实用减肥术”等7个细分品类的微博。依靠“大号”的信誉为“小号”背书,7个“小号”也迅速成长。现在,“实用化妆术”等微博的粉丝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全球超级时尚”。
2012年9月,微信崭露头角。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微博、微信之间的区别,隐约觉得微信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社交平台,便注册了“南京头条”等13个微信公众号。
与微博的开放、受众模糊不同,微信玩的是朋友圈,个体清晰、相对封闭。刚注册“南京头条”微信公众号时,涨粉也很缓慢。
2013年12月28日,一对青年男女在南京审计学院相识、相恋的爱情故事,意外走红人人网。我看到后,当天就以《南审爱情故事·请相信异地恋》为题,图文并茂地把故事搬上了微信、微博。没料到,瞬间大红,连“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正统“大V”都@南京头条或转发,微信当天就涨了好几万粉。
原创的力量让我惊愕,也让我意识到,做微信公众号,得忘掉营销。因为每个公众号,都是用户的一个“好友”。“好友会没事给你发广告吗?不会,所以,你也不能这样干。要发也得发用户乐意看的广告才行。否则,你不被拉黑才怪呢。一旦用户添加了你的公众号,起码说明不讨厌你,否则不会付出扫描、手动输入账号这样的成本来关注你。”
基于这个认识,我便把积累用户的过程,看成积累资产的过程;把“草根”公众号每天只能发一次内容的设置,看成“力求极致”的倒逼机制。数量多少没得选了,质量就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细分内容、固定格式,把粉丝变成铁杆粉丝”
“硅谷精神教父”凯文·凯利有个著名的“1000铁杆粉丝”论断。大意是说,假如你是一个三流歌手,只要有1000个铁杆粉丝,就能在美国活得不错。
我信奉凯文·凯利。为了经营好500多万粉丝,干脆辞掉了工作,以“我的需求”为中心,细分内容,固定格式。
就拿“南京头条”微信为例,每天的首条图文,雷打不动全是我精心加工的美食文章,至今已经发出将近500条,用户也渐渐养成了阅读习惯。要是哪天我发迟了,就会有不少用户给我留言。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用户的黏度越来越高,铁杆粉丝越来越多。
一般地,微信、微博的转化率为10%。也就是说,每发一篇文章,10万个粉丝只有1万个人阅读。但是“南京头条”的转化率就常常高一倍以上。比如,前天发的《南京最美味的排队神店》阅读数为 48443;前两天发的《南京最好吃的8大特色火锅店》,阅读数是78301;9月29日发出的《昨晚南京的闪电真是炫酷狂拽》,阅读数则高达80万。即便是“豪客来”的纯广告,阅读数也达到了40233。
有了铁杆粉丝的拥趸,金鹰、宜家、希尔顿等找上门来的品牌广告越来越多,为了确保不“掉粉”,我把凡是可能让用户吃亏上当的广告统统拒之门外。
“下一步,我希望打造一个独有的生活类APP”
今年6月,号称“新闻搬运工”的“今日头条”,在资本市场获得1亿美元融资的同时,陷入了涉嫌侵犯内容版权的麻烦之中。
自媒体也有伦理。《“今日头条”,谁的头条》事件,给我敲响了警钟。毕竟我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很多原创也是“伪原创”,稍不留神就会踩进泥沼。
于是,我进一步完善格式,轻松包装,放低姿态,不端着说话,用自嘲等方式,让用户平视甚至俯视你;转发他人微信、照片,认真花时间查找第一出处,规范署名。此外,通过转发、推荐等手段,协助权威、公信的传统媒体推广公众账号,努力与传统媒体建立良好的互动双赢关系。
这一来,工作量虽然大增,但心里踏实多了。到了8月,我实在忙不过来了,便请了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530万粉丝服务。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微博的入口是新浪的,微信的入口是腾讯的。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想着下一步的发展路径,所以,9月份正式注册成立了南京小灿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初步设想是,寻找一个天使投资人、数十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利用区域化优势,将新闻资讯与本地化服务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社区论坛功能的本地生活类APP,然后一点点导入微博微信的铁杆粉丝,让寄生在新浪、腾讯产品身上的“小灿灿”落地。
本报记者 张小川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