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食物回归本来的模样
- 发布时间:2014-11-04 04:32:37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郭少雅
去年的“染色柑橘”事件给江西柑橘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了杜绝果农抢先机、早上市,而将不成熟的脐橙染色,今年很多柑橘产地采取了打蜡加工厂统一时间开工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有效减少了强让“橘子红了”的空间。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同,“染色柑橘”的橘子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只是尚未到“橘子红了”的时节,果农为了抢市场、拼卖相,画蛇添足地为橘子涂上一层胭脂,满心希望悦人以颜色,却落得个名声尽坏的结果。
与此类似的,是一些面粉厂家过度使用增白剂,一些枸杞和银耳生产者使用硫磺熏蒸使枸杞更红银耳更白。本来质量没有问题的农产品为了上市更早或卖相更好,将自己折腾成了有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侵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破坏了自身的品牌价值。
那这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者为什么不愿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而去“染橘助红”?除了监管体系之外,偏颇的市场导向也不容忽视。当原本用以满足人类食用需求的农产品具备越来越强的商品性,良好的卖相、更高的产量和更长的上市期成为越来越多农产品生产者的追逐目标。这种追逐,往往导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失败。
近日,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淑女农场遭遇了一件尴尬事,农场主黄春华坚持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种出来的蔬菜菜味浓郁,但是他的菜长得比较慢,卖相也不好,农场经营一年,已经亏损了8万元——以真实面目示人的蔬菜,反而不好卖了。
一方面消费者花大价钱买不到健康食品,另一方面安全的农产品却难以卖个好价钱。农产品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反映的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不规范,更反映了消费理念的不科学。消费者追求更大、更红、更甜的农产品时,必然会促使种植者以工业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农业生产,偏离了自然属性的蔬菜水果,能是肠胃的好养料吗?
建立专业的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让既懂得农业又了解市场的新农民来为自己的产品做营销,培养消费者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莫要一味地追求水果的“大又甜”,也莫矫枉过正“循着虫眼”来买菜,是培育安全种养供应体系的根本动力。
与此同时,还是要从生产源头抓起,从培训种植者的正确观念抓起。食物,本就是用来“吃”的,即便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产品的商品化,这种商品,依旧是用来“吃”的。让食物回归它本来的模样,食物的功用,不是取悦眼睛,而是温暖肠胃。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