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巨亏事件四大疑问
- 发布时间:2014-11-03 07:44:5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刘小菲
獐子岛(002069)上周四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北黄海异常的冷水团,公司百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进而计提近8亿亏损,全部计入三季度,全年预计将大幅亏损。尽管公司召开了说明会,但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引发了媒体与投资者强烈质疑,甚至怀疑其为“蓝田股份第二”。
对类似具有重大影响和争议的突发事件,尤其是面对媒体的质疑,公众与上市公司各执一词,证券监管部门应尽早启动监管程序。原因有三:其一,证监会提出大力推进监管转型,监管方法从过多的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实施全程监管转变。确实,注册制渐行渐近,其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必然要求弱化前端审核,转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二,资本市场是法治市场,法治强,则市场兴,依法治市意味着在上市公司领域让法治阳光照耀股市。公平高效的市场机制,需要监管部门依法治市。其三,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综合立体监管,但社会监督和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启动专业的稽查监管。
无可否认,相对于制造业等行业,很容易受到天灾影响的水产养殖的不确定风险确实很大。因此,獐子岛巨亏背后是不是另有隐情,在未见到实质性调查材料之前,不宜匆忙下结论。但面对獐子岛上市8年多来从未出现的“灭顶之灾”,面对突如其来的巨额损失,媒体和公众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业绩预警、信息披露制度也有权利质疑。目前,质疑集中在以下几点:
其一,既然9月发现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的异常,为何时隔一个多月才对外公布?如果在9月15日至10月12日期间上市公司已知晓可能造成巨额损失,却不及时对外公布,那么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就违规了。如果耽搁了这么长时间还没能判断出巨额损失的端倪,那就是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出了大问题,公司管理层难辞其咎。
其二,由于黄海冷水团具有不可预测的复杂特性,公司方面表示面对这样的天灾几乎无能为力。但令人生疑的是,扇贝大规模死亡为何突然在收获前才发现?公司方面为何没有日常的扇贝检测措施?去年媒体曾经公开报道,“据獐子岛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1月,獐子岛集团启动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系统,该系统设计涵盖育苗过程管理、养殖过程管理、海洋环境的监测预警、船舶航迹的监测和预警、生产过程的风险预警、关键指标的记录和跟踪、正反向数据追溯体系各个方面,獐子岛集团生产的所有产品,从源头苗种起步直至终端销售都有翔实的生产记录”。对照这次公司的说法,岂非前后矛盾?
其三,獐子岛停牌前,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较大幅度下跌,且成交量骤增。融资融券交易记录显示,在其停牌前夕融券卖出獐子岛忽然变得火热起来。到底是谁如此“精准”地在卖出“即将巨亏”的獐子岛呢?股价的诡异走势和融券量的激增,大有内幕交易之嫌,需要监管部门介入稽查。
其四,由于獐子岛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水产品养殖,特别是底播增殖这种将苗种放回海底的粗放式养殖方式使得第三方难以审计检测具体数量,更何况海上养殖极高的专业性与复杂性,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形成了极高的壁垒。近几年,獐子岛存货金额不断攀升,而且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表现欠佳,公司现金主要靠筹资活动现金流支撑。从2008年开始,大股东就一直质押其所持獐子岛股权以获得贷款,一旦质押到期,几乎立刻继续新一轮质押贷款。獐子岛数度推出定增方案,对增资是否挪作他用、公司资金是否被大股东占用用于开发房地产、高管频繁离职的真实原因等疑点,监管部门需彻查。
上月刚刚推出了退市新规,投资者和市场反应最强烈的欺诈发行和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严重违规事件,被纳入了强制退市条款,并明确了相应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要求。从早期的银广厦、蓝田股份到近期的绿大地、万福生科,A股市场从来不乏财务造假、欺诈上市的公司。獐子岛巨额亏损疑云重重,难免让人产生诸多联想。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需要监管部门及时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权威的结论。(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人 朱邦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