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要重视基础研究投入

  • 发布时间:2014-11-03 04:52:22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秦诗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广泛共识。浙江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全社会R&D(研究与实验发展)投入力度不断加大,R&D投入强度逐年提升,R&D人员稳步增长,部分指标已居全国前列。

  2009年至2013年,浙江R&D经费年均增长18.8%,高于同期GDP 6.9个百分点;经费总额从398.4亿元增加到817.3亿元,全国第五;R&D经费投入强度从1.73%提高到2.18%,全国第六;R&D人员从18.5万人年提高到31.2万人年,全国第三。与此呼应,2013年浙江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42744件、11139件,分列全国第五、四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789件,全国第五。

  也应看到,浙江R&D结构尚不合理,2013年全省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比重为2.3%,低于全国2.4个百分点;支出主体上,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所得R&D经费占比分别为3.0%、5.8%,远低于全国的15.0%、7.2%;资源来源上,政府资金为8.1%,远低于全国的21.1%,亦远低于欧美、日韩的25%至35%;人员投入上,基础研究人员占比为2.3%,亦远低于全国平均数。还应注意的是,近年来浙江基础研究所获经费占比、政府资金占比、人员投入占比均呈下降趋势。

  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自主创新的源泉。只有以深入、扎实的基础研究做后盾,才能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增强浙江创新型省份建设后劲。缺乏基础研究,无疑将导致重大科技攻关难以取得大突破,科技创新也基本为“小打小闹”。浙江迄今在重大科技领域仍缺乏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与发明成果,在新兴产业领域也缺乏领军型科研企业与标志性产品。

  对基础研究事实上的忽视,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浙江的国家重点高校及重点学科、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偏少,基础研究的基础本就薄弱;政府和企业关注点均侧重于“短平快”的实验与发展项目,侧重于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工程中心建设,以尽快取得经济效益;政府和企业多认为重大科研成果乃至团队,可通过与省外、境外合作乃至购买获得,而不愿费时费力从头组建基础研究机构和团队。

  实际上,国内外经验表明,基于政府安全管制、企业竞争力维护等原因,核心技术绝大多数是不会转让,是不愿用市场来换技术的。能用市场所换的技术要么是成熟的,要么是非关键性的。因此,加强若干重大基础研究,如绿色、精密制造技术、微电子制造和高端装备基础研究,纳米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基础研究,创新药物与药物资源学研究,信息处理、网络与通信关键技术基础研究等,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

  基础研究正呈两大明显变化:一是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二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研究更加交织结合、相互促进。为此,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行业协会均应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发展,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抓手,大幅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对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投入,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在R&D经费中的比重,加快提升浙江原始创新能力。

  同时,需加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协作,建立完善的基础研究配套投入机制,提高对基础研究的配套投入;加强政府、部门、企业沟通,争取建立若干类联合资助专项,吸引多元社会资源投入基础研究领域,持续实现其经费总量和比重增长。

  积极探索建立与基金制相适应的基础研究资助方式,从重点选择项目转向选择项目与发现人才并重。对优秀青年学者和科研骨干,需提供长期、连续和稳定的资助,为其潜心学术研究、推进基础理论创新提供自由宽松环境。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