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股份定增游戏屡败屡战 退市阴影正在凝聚
- 发布时间:2014-10-31 13:20:0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大元股份27日发布公告,由于公司存在2015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风险,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可能在2015年年报披露后,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这让“负面消息”缠身的大元股份再次卷入舆论的漩涡。
近日,屡次定增无果的大元股份,在停牌三个月后再次抛出一份非公开发行方案,拟收购环球星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95%的股权。然而可疑的发行资格、可疑的认购对象令大元股份融资前景难言乐观。这次,它能成功吗?
被一纸协议推向绩差深渊
退市阴影突然来袭,缘起一纸协议。
今年7月,嘉兴中宝股东嘉兴宝盈通与上海依惠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在此之前,大元股份持有嘉兴中宝41%股权,宝盈通持有40%,上海依惠持有19%。
协议后,宝盈通和上海依惠将互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嘉兴中宝59%股份。
而根据有关规定,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但通过与其他表决权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故大元股份失去对其子公司的控制权,嘉兴中宝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这将对公司营业收入造成致命一击。
财报显示,2013年,大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099.85万元,嘉兴中宝纳入公司合并报表的营业收入为3974.07万元,占比96.93%。截至2014年6月30日,大元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571.43万元。因嘉兴中宝不再纳入大元股份合并报表范围,且大元股份子公司托里县世峰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已停产,大元股份存在2015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的风险。
而根据规定,如果大元股份2015年经审计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追溯重述后低于1000万元,公司股票可能在2015年年报披露后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目前,大元股份的业绩一直不容乐观。
中报显示,大元股份今年上半年亏损1330.46万元。2011-201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分别为-9701.54万元,-3197.90万元、-9296.08万元。
公司23日公布的三季度业绩同样毫无起色,预计公司三季度经营业绩将亏损1600万-2000万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为-137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对于亏损的原因,公司称主要是子公司托里县世峰黄金停产以及子公司嘉兴中宝碳纤维持续亏损所致。
冒险定增 融资自救不确定性大
为避免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用尽浑身解数展开自救。
今年6月,公司宣布拟在上海自贸区及香港设立两家全资子公司,开展国际国内贸易业务。截至目前,两家子公司已设立完成,相关贸易业务正在开展中。
另外,10月18日,公司拟向商赢控股、旭森国际、旭源投资等10名投资公司,发行不超过26997万股,发行价10.41元/股,募资不超过28.10亿元用于收购环球星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95%股权、环球星光品牌推广项目、环球星光美国物流基地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公告认为:本次定增有助于让地处西北,主要从事化纤和相关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大元股份实现跨行业发展,而且还可能进入美国市场。然而环球星光所处的服装行业当下并不被市场看好,此外,凭借大元股份的资质,上演“蛇吞象”收购体量在20亿元左右的资产,并购及整合的成功率实在难言乐观。
在连续亏损之下,大元股份的重组冲动不难理解。然而方案甫一露面,就引起市场人士一片哗然,“这样(的情况下),方案也拿得出来?”是一致的观点。今年8月25日,也就是公司停牌期间,大元股份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第五款,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显然,公司本次发行不符合规定。“董事会审议的过程就有问题,怎么会通过的呢?也许公司是抱着打擦边球的心态?那也太乱来了。”一位保荐人说。
正如市场人士所料,大元股份表示,公司将等待立案调查结束后向证监会申报本次非公开发行材料。但若立案调查时间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董事会决议之日起12个月,或若本次立案调查可能的处罚造成公司不满足非公开发行条件的不利因素在董事会决议之日起12个月内无法消除,将不再提请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相关事项。
因此,细心的投资者可能注意到,大元股份本次董事会决议并没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这不仅仅是因为标的资产财务审计工作未完成,披露信息不完全,更重要的原因是股东大会通过后紧接着就需要向证监会提交材料,“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不符合要求,连材料都报不进去。”一位资深并购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本次非公开发行的主要认购对象,公司实际控制人杨军也可能被卷入调查。此前,易同科技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第一家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司,原因就是因为参与了杨军、旭森世纪、乐源控股违规举牌大元股份。由于大元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曾多次在前董事长邓永祥及其兄弟邓永新与杨军之间变换,有市场人士指出,监管部门正由浅及深,持续关注这些资本玩家在大元股份股权腾挪过程中的全部行动。
目前,邓氏兄弟已双双遭上交所公开谴责,公司原控股股东泓泽世纪已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不排除杨军也成为立案调查或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对象。如此,杨军将存在《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等规定情形,使其无法参与非公开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方案是大元股份挂牌上市以来的“第四份”定增方案,之前的三次均宣告“流产”。
三次定增“折戟” 股价“过山车”
五年三次定增未遂,但这似乎从未阻止过大元股份继续定向增发的步伐。
纵观大元股份资产重组的过程可谓曲折多艰,从黄金到白酒,标的频频更换又频频终止,以重组名义停牌,在公布非公开发行收购方案,算上环球星光已经是第三次。每次定增失败股价都会大跌,投资者苦不堪言。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异常手法在其重组过程中反复出现,或需引起投资者的警觉。?
2009年,大元股份大股东泓泽世纪从公司前任控制人手中接过控制权,不久后,泓泽世纪发布了一份金额达到30亿元的金矿收购重组方案。受到重组预期的影响,公司的股价因此一度从10元左右迅速涨到40元以上。但接下来的两年,重组一直没有进展。2011年底,公司重组预期“告破”,公司股价直线滑落,截至当年8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0.57元/股。
2012年10月9日,大元股份宣布重启“黄金梦”,拟定增收购珠拉黄金股权,受消息影响,公司股价连续三日冲至涨停,但这份方案在通过股东大会后再无进展,股价也一直震荡不前,最后方案半途终止。
而今年1月18日公司第三次重启定增,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收购湖南浏阳河酒业项目,不到三个月(4月11日)即告败,公司称“鉴于目前白酒行业市场低迷的现状,经研究决定终止此次非公开发行项目。”
在黄金、白酒领域屡战屡败的大元股份,这次又拟转型国际服饰商。现在,在停牌三个月后,大元股份又披露其28亿收购国际服饰商及拓展物流基地、供应链的大手笔计划。
大元股份本次定增再度给它的股价带来了直接的推动,复牌后连续两个交易拉出涨停板,达到了年内最高点。然而在之后的两个交易日,在定增预案不被市场看好和三季报预亏等多重利空下,大元股份拉出了长长的大阴线,最大跌幅接近20%。而这突如其来的利空让前一交易日合计斥资近1.1亿元追涨买入公司股票的多家游资营业部亏损逾19%,金额高达近2000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营业部追涨是想借公司定增预案公布而短炒,但没想到定增预案并不被市场看好,在当日涨停板买入后就遭遇了抛盘,而三季报预亏的业绩“地雷”更是让公司股价再度下跌。
公司从2009年开始筹划重组,屡战屡败,大元股份依旧筹划了“第四份”定增方案。但为什么还是反复筹划?有投资者质疑公司在讲故事,公司对此怎么看?这次定增公司又有多少把握能完成?这些投资者都不得而知。
短评:理性看待定向增发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大元股份如此热衷,而且始终在增发的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有几个理由:首先,定向增发进行产业的转型,它本身是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第二,更重要的是利益的考量,定向增发今年以来在二级市场是非常火热的,这种火热的背后实际上体现了上市公司和它的大股东以及关联方的巨大利益,因为讲了这样一个不同类型的资产注入,对于市场来说是充满了想象力,对于大股东来说通过这样一个行为能够实现股价上涨,关联方借机进行减持,从利益方面考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更清晰、更理性地来看待这样一个增发,这种增发会否稀释股东的权益,会否损害小股东利益?当市场上出现类似的上市公司定增行为时,是否值得马上参与?
定向增发作为当前资本市场较为常见的一项非公开发行行为,旨在降低交易成本,为上市公司输送资金,尽量减少小股民的投资风险,也能够促进优质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成长。
但如果定向增发被资本玩家利用,沦为操纵上市公司股价从而获取巨额利益的手段,那么,不仅是投资者需要擦亮双眼,考虑是否要用脚投票,监管层也理应不吝祭出雷霆手段,涤清市场污渍。
此前,证监会在8月22日公布查处浙江恒逸集团操纵市场案,已经实现了历史上首次对上市公司操纵定向增发行为的处罚。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当时表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主观上具有操纵市场的意愿,并在客观上实施了操纵市场行为,证监会都将严厉查处。”(闫雨昕 综编)
小资料:
大元股份: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碳纤维预浸料和黄金开采、加工及销售。截止10月30日收盘,大元股份报价13.51元,换手率为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