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机器换人不是“万灵丹”

  • 发布时间:2014-10-28 21:29:30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沈娟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机器换人,就是借助于现代的自动化装备来帮助传统制造业减轻对大量劳动力的依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2012年起,浙江、江苏等地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就开始了“机器换人”,今年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浪潮。但本届广交会的参展商告诉我们:劳密型的传统制造业是否应该“机器换人”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可能好心办了坏事。

  严重的用工荒

  宁波飞虹文化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出口包装纸和包装袋类等纸质产品的企业,跟单员邹刚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们的产品单位价值低,主要靠走量。像这种彩色的包装纸,每米价格在0.3~0.4美元,客户下订单的话,一个图案至少不少于4万米。”

  谈及企业的传统竞争力,邹刚强表示,竞争力肯定还是有,但企业目前已经由劳动密集型向机械化过渡。“我们的产品时效性很强,出货期集中在8、9、10三个月份,基本上每年10月份旺季就结束了,生产能力方面也承受着很大压力。从11月份到来年的4月都是生产的淡季,旺季工人有五六百人,淡季只有二三百,而且企业需要熟练工,工人的流动性又非常大,如果太过依赖人工生产,企业会比较被动。我们刚引进了几台德国全自动的进口机器,比如以前生产100万卷的卷纸需要100个人,现在也许二三十个就够了。”邹刚强说。

  同样是出口产品价值低、主要靠走量的福建新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却迟迟没有“机器换人”。这家企业主营电话机、计算器、钟表、数码相框等产品,业务员陈行正告诉记者,现在企业的用工荒很严重。“企业工人最多的时候有17000人左右,现在少了一大半,产能没有了,也就失去了很多客户。以前交货期是30~35天,现在是60~90天,缺工人。”陈行正表示,企业的效益就看流水线运转的情况,工人一旦不足,企业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但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利润微薄的现实,公司没有引进自动化的流水线。

  机器难以完成精细化操作

  “不同于其他的产品,计算器主要是用手工完成一些比较精细的操作,像拆螺丝、插二极管这些动作很难用机器替代。而且成本上也不划算,举例子来说,一个流水线,25个工人,一天大概能装8000台机器,如果减为2~3个人,企业节省了20多个人的工资,看上去一天省几千元,但如果引进这样的机台,每条流水线没个三五百万下不来,对于这种微利行业来说,并不现实,回本太慢。”陈行正告诉记者,企业现在也在转型,除了坚持做小型计算器,也开始转向做钟表、路由器、移动电源等。

  当记者谈到机器换人的话题时,泉州艺龙美术工艺有限公司副总裁巫英宁面露难色:“之前我们也有过类似想法,为此我还去参加了一些机械自动化展。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殊性,难以采用这种模式。”该公司主营家居和室外装饰品,只做自主品牌,即使是在国外市场,也属于高端产品。巫英宁表示,首先一个困难就是难以做到批量生产。企业是从对小群体的高端客户进行定制服务逐渐发展起来的,产品特色各异,企业的每一个订单都需要保证相当的利润,并不是靠走量来求发展。“我们原先想过引进包装环节的自动化装备,但因为我们的货物有限,失去了这种必要性。”其次,巫英宁指出,生产模式也决定了必须手工打造。“我们的生产过程有些特殊,要把浆料倒进模具,手工搅动,再均匀覆盖,这些机器都很难做到。机械化往往意味着简单化、同一化、粗犷化,这对于对做工要求非常严格的产品来说,明显不适合。”

  当记者问到企业如何解决“用工荒”的问题时,巫英宁表示,产品的价格在2美元~40美元之间,比同类产品高出30%~40%,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取足够的利润。“我们绝对不会为了订单牺牲利润,有了利润,就可以给工人更好的回报,会增加工人对企业的黏合度,最终利于行业的发展。”巫英宁如是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