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结对帮扶:从“速度浙江”到“均衡浙江”

  • 发布时间:2014-10-28 02:31:2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朱海洋

  在浙江的地理版图中,山海并立,内有以衢州和丽水为主的腹地绿色版块,外有以杭甬温为主的沿海蓝色版块;在经济版图中,山海之间“贫富鸿沟”造成的地区失衡,成为制约浙江发展的短板。然而缘于12年前启动的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实施以来,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紧密协作,绿、蓝版块互动热烈,从“速度浙江”到“均衡浙江”,浙江的合作扶贫道路格外耀眼。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浙江即率先开展了各类扶贫工程,但“输血式”的扶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面貌,而与此同时,省内发达地区却受资源、劳动力等因素制约,大量产业资本流向省外、国外。

  2002年,浙江作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的决策部署,提出以项目合作为中心,以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配置为主线,推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产业、人力资源、社会资源互动。核心就是要增强欠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

  山海协作的具体体现是“一进一出”:“进”是引进产业;“出”则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为此,衢州等地陆续组建劳务培训基地,专门提供技术和创业型培训,并把劳动力输送到杭州、宁波等沿海发达地区。而对地区发展意义最大的莫过于“进”。

  地处浙西的衢州市,自山海协作开展以来,每年的工业产值都是一路飘红。在专门开辟用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内,杭州工业园、宁波工业园、北仑工业园、鄞州工业园等多块牌子一字排开。如今,落户于此的“中宁硅业”、“明旺乳业”、“华友钴业”等一批大企业,都成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作为全省扶贫工作主战场的丽水变化则更加明显,在其经济开发区内,8成以上企业来自山海协作,原本难成气候的工业经济几乎摇身一变,装备制造、不锈钢制品、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如日中天。

  通过十余年发展,山海协作已成为浙江扶贫的有效载体。如今,各地各部门以“结对帮扶”为基础,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合作交流的格局。

  2008年以来,浙江29个省级结对帮扶团组,定点帮扶29个欠发达县的2000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通过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和项目的实施,有效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和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以浙江省科技厅为例,与磐安县结对帮扶后,5年来,先后有149批次专家深入到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光帮扶资金就投入3000余万元。

  而除了省级层面的山海协作,许多地级市内部也有协作帮扶。台州市管辖9个县市区,近年来开展的“兄弟帮扶”,反响热烈。其下辖的温岭市先后组织多家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深入与其结对的三门县,为扶贫重点村的低收入农户垫购原料贷款、提供技术指导、良种和培训,还吸纳了不少劳动力。

  据了解,在浙江省开展的新一轮结对帮扶中,226个省级单位将继续帮扶2000个省级扶贫重点村。针对低收入农户因病致贫数量多、科技帮扶需求强,浙江还专门组建了卫生、科技两个专业帮扶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通过结对扶贫,有力地推动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提速发展。数据显示,2002年至今,衢州市、丽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增速名列全省前茅,其中衢州工业总量已经连续多年年均递增30%以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