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进京,我们喝着安全吗?
- 发布时间:2014-10-26 02:29:5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周末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陈 磊
广阔蜿蜒的池面波澜不惊,清水明澈,四周镶嵌错落有致的鲜花绿植……紧邻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调节池,即将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北京的输水终点,迎来1276公里外的南来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全线贯通,汛期过后,丹江口水库的清澈之水途经渠道输送进京,最终汇入此处。
这个水面面积达33公顷的人工池旁,北京南水北调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拿着各类器皿,正紧张地在各类仪器平台上进行水样测试。
“通过与京石段输水过程的比对分析,入京的江水水质与丹江口水库出水水质不会有较大差异。”北京市南水北调调水中心副总工刘一宏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输水初期,他们将加大水质监测的频率,确保用水安全。
如何进行水质监测?一旦水源突发水污染事故,怎样杜绝污染水进入千家万户?北京原有的水厂管网是否会对“新水”不适应?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多管齐下,将建成水质监测预警体系
在监测中心,记者看到了管理规范、整齐划一的实验室,配备了气相色谱、离子色谱、流动连续注射分析仪、原子荧光等90台(套)先进的仪器设备,有针对性地检测水质的不同指标。
“目前我们已经具备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废污水及再生水、大气降水等类别53个项目的监测能力。”刘一宏说,南水北调来水在北京市采用的是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及应急移动监测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实验室监测是一周一次,而且完全是‘盲测’。”实验员王晓雨介绍了监测过程。首先,取样员在北京的6个监测断面取样,样品取回后交给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将样品打乱,分装在若干白色水壶内,并重新编码。也就是说,只有质量负责人知道每个瓶子对应的水样。为了测试准确,他有时还会在两个瓶子里放同样的样品。然后下达测试任务,让各个实验室分样测试,最终各实验员再根据测试结果填表、校核,可供对照比较。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天时间。
为保证入厂水水质安全,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提高预警能力,在输水沿线还布设多个自动监测站。“我们在监测站安装的探头,24小时在线,可实时传输数据,如果监测指标超出限值将自动报警。”刘一宏说,在大宁调压池还应用了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即用一种对水体敏感的“青鱂鱼”监测水质。一旦水中有毒化学物质超标,生物传感器通过监测受试生物行为的变化信号,来判断水质的污染状况。通过生物—化学多指标同步监测对污染因子的识别更加准确,也将极大提高对供水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能力。
除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外,还有应急移动监测。实验室外,停放着一辆应急移动监测车。车上搭配组合多种专用车载监测设备,主要针对水质突发事件,实验员可以马上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和预判。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我们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应急演练。在正式通水前的京石段应急通水期间,我们昼夜值守,监测水源切换情况,直至水质稳定,移动监测车就像一个流动的实验室功不可没。”王晓雨说。
北京建立了多部门水质信息共享机制,建成了全覆盖、快速反应的水质监测预警体系。刘一宏透露,他们将逐步完善监测站网,加强技术储备。在落实水质监测站网规划的同时,开展多参数相关性研究,开发站群的综合预判功能,提高水质异常的预警预判能力。
“三道防线”防止污水进京入城入厂
虽然总干渠水质基本不受沿线地表水影响,但不能排除突发污染事故发生。如果有毒有害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在跨越总干渠桥梁时,发生泄漏、翻车等意外或恶意投毒怎么办?为此,相关单位已经编制了针对输水过程中突发污染风险应急预案。刘一宏举例说,监测中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了“水污染物处置快速查询系统”,能够提高水污染应急处置能力,还针对上游可能出现的139种危化物品制定了检测方案。
南水北调水进京后,水质相对来说就更安全了,因为城内的工程全部采用全封闭式地下管涵,且采用的是双线管涵输水,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像哥俩,一个生病了,另一个可以顶上。
可是万一水被污染,能保证污染水不进入千家万户吗?为此,北京市设置了“三道防线”,阻止不符合要求的水进京、入城、入厂:第一道防线为北拒马河节制闸,即在河北与北京交界处关闭进京总进水闸,阻止不符合要求的水进京;如果污水进京了,还有第二道防线大宁调压池,在永定河倒虹吸入口处设置闸门进行拦截;即便污水进城了,最后还有第三道防线——各分水口,各个水厂取水口处设置闸门,阻止不符合要求的水进水厂。
当南水北调水源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时,启动应急调度预案。根据来水污染程度,采取关闭闸门、退水等措施,停止南水北调供水,将污染的南水北调水拒于境外或排入河道,禁止进入城市自来水系统。关闭后,会同时启用密云水库、地下水源及张坊应急水源,确保首都安全供水。
“南水”是否符合北京供水管线“胃口”?
南水北上,会不会“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让北京水厂的管网对“新水”不适应?
为此,北京自来水集团在丹江口水源地建设了试验基地——“微型水厂”。通过试验,已基本掌握了丹江口水库与密云水库水源的水质指标差异性;摸清了不同年代、不同材质、不同地区的管道对于南水北调水源的适应周期。依据试验成果,市自来水集团正在有计划地调整水厂的处理工艺,实施管网改造工程。
2014年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南水北调水源与北京地表、地下水源将共同成为北京市的供水水源,城市供水系统将面临更加多样而复杂的水源格局。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也在建设北京市应急饮用水生产储备中心,中心建成后将具备每日3万桶装水、80万瓶装水的应急供水能力,能够满足50万人一天基本饮水需求。
全线通水后,南水北调面临外调水源的联合调度和调蓄、环境保护、调水安全等一些新的技术大难题。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京南水北调办已制定了面向2020年的《北京市南水北调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南水北调沿线和调蓄工程生态环境及污染物演变规律研究、建立南水北调水环境模拟模型、加强南水北调来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科技攻关。届时,在强化水质监测方面,将具备109项指标检测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