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周啸天:诗性让人活得有滋味

  • 发布时间:2014-10-24 05:35:27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主持人语

  无论是脍炙人口的唐诗,还是浪漫豪情的宋词,再或者是生活中偶得的一首打油诗,诗词文化作为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在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日前,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周啸天做客金沙讲坛,为成都市民带来了一堂名为《古典诗词艺术》的讲座。

  本期嘉宾

  周啸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中心研究员、东方绘画艺术院书法院名誉院长。主要著作《唐绝句史》《绝句诗史》《中国分体文学史(诗歌卷)》《唐诗鉴赏辞典》(重要撰稿人)《历代分类诗词鉴赏》(12种)《诗词赏析七讲》《诗词创作十日谈》《周啸天谈艺录》等。获国家图书一等奖、《诗刊》首届(2010)诗词奖、第五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第一名、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等。

  采访手记

  相信不少人在回忆自己中学阶段学习语文课程时,感到最“痛苦”的就是诗词部分。不仅大多数有背诵的要求,而且还要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文,难度颇高。但当年龄渐长、阅历渐丰,再回首曾经接触过的诗词时,会不由得感叹古人文字之妙,意境之深。如果在亲朋好友聚会时,能适时适景地来上那么一两句,无疑会让你的内涵和谈吐显得“高大上”起来。这正与周啸天教授所说的“诗词能让人懂得语言的魅力,也能让人更好地享受生活”不谋而合。

  周教授在生活中就是一个充满诗性的人,他分享了一个生活中的故事,将诗词带来的乐趣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有一日周啸天父子二人外出赏月,儿子忽然说,“月亮最喜欢小朋友了。”周啸天很惊异,要他说出个道理来。儿子说:“不信?你站着不动。”等老爸站定,儿子便开跑,一边跑,一边欢呼:“月亮跑起来了!月亮跑起来了!”跑了一圈,回到跟前,便叫老爸跑,儿子站定不动。当老爸跑时,儿子便指着天上的月亮笑道:“月亮不跑。”于是周啸天写了一首七言四句体诗:“爷立儿走月即走,儿立爷走月不走。儿太聪明爷太痴,月亮最爱小朋友。”最终这首诗被刊载于《中国韵文学刊》,并被专家评为天籁之作。

  周教授非常推崇一种充满诗性的生活态度。他说,诗性是很多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身份贵贱、职位高低无关,关键是要用心感受,善于发觉。尤其对一些喜欢诗词,并且自己尝试作诗词的朋友来说,这样的语言,比起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之作更能打动人。

  实录

  孔子,中国诗教第一人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中,诗词艺术无疑是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最璀璨夺目的明珠。这与中国拥有完善的诗词教育体系是密不可分的。追溯其源头,中国从事诗教的第一人就是孔子。孔子办学的时候,给学生开的课程就有一诗教,史书里叫做“诗书礼乐”,可见诗教在孔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孔子在和他的学生谈话中,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培养你的兴致、可以培养你的观察力、可以培养你的人际亲和力,可以使你懂得怎样去排遣你的负面情绪。从近的方面你能懂得如何对待父母,从远的角度讲你能懂得怎样对待君国。同时通过学诗,你还会增长很多学识,比如植物、动物,你不会成为一个孤陋寡闻的人。

  从孔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诗教的重视。虽然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孔子本人留下的诗句,却不能忽略孔子在诗词文化上带来的巨大贡献。孔子推行诗教的首要目的并非是培养诗人,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有诗性的人,简单地说就是温柔敦厚的人。这种人读诗,爱诗,懂诗,有人情味,懂得敬畏,懂得包容。时至今日,有诗性的人,他活得很有滋味,更懂琢磨生活,也更懂享受生活。

  日常对话其实充满诗性

  中国的诗词文化历史上,产生了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家喻户晓的文坛巨匠,但诗性却并非是文人墨客的专利,在生活中,一些很平常的对话也充满了诗性,甚至比起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之作更能打动人,更能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

  宋代文人赵令畤所著的《侯鲭录》中,记载了苏轼与夫人王闰之的一段对话。当时苏东坡一家住在汝阴,适时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王闰之让苏轼请朋友到花下饮酒,说:“春月胜如秋月,秋月令人凄惨,春月令人和悦。”苏东坡听后高兴地说,“我还真不知道你会诗。刚才你说的话,真是诗家语言。”随后苏东坡以他夫人的话为蓝本,写成一首词《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但在我看来,这首词未必有夫人那句话说得好。

  除了苏东坡和他妻子的对话外,明代才子徐渭的另一个小故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徐渭生活清贫,在一个大雪天,他的一个张姓晚辈为他送来了一件羊皮马甲和一壶酒,他写了一封感谢信,上书“晨雪,酒与裘,对症药也。酒无破肚脏,罄当归瓮;羔羊半臂,非褐夫所常服,寒退,拟晒以归。西兴脚子云:风在戴老爷家过夏,我家过冬。一笑。”这封信的意思是,“你在冬天给我带来了酒与羔羊马褂,真是对症下药。酒喝完了只能把瓮还给你;羔羊马褂,不是我这样的人会经常穿的服饰,我打算冬天后晒好还给你。这让我想起一个俏皮话,萧山西兴长河头那边的挑脚夫说过,‘风在戴老爷家过夏,我家过冬’。在此聊自笑。”这段话把一生诗书画三绝,晚年生活窘迫的徐渭刻画得栩栩如生。虽然这封信中的内容不成诗,但其实比徐渭平生做过的很多诗还有意境。

  打油诗蕴含大道理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打油诗。通常很多人会对打油诗嗤之一笑,甚至不屑一顾。但我认为,大家千万别小看打油诗,其实在打油诗中,往往蕴涵着生活大道理。

  追溯打油诗的由来,有这样一个典故。唐代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被不少人拿来当笑料,但是身为新诗先驱者之一的刘大白先生却这样评价,“活画出雪天的两只狗。”这是一个诗性的人对另外一个人诗性的发现。这首打油诗虽然语言浅白,但诙谐幽默,不失为一篇巧妙之作。

  鲁迅先生有一首诗也被他自谦为“打油”之作,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首诗的创作经历也很有意思,据《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2日记载:当年10月5日,郁达夫请鲁迅吃饭,同席有柳亚子。鲁迅晚年得子,疼爱有加。那天赴宴时郁达夫借此开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遂用“横眉”一联回答他。郁达夫又打趣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

  因此,我一直在说,中国古代诗歌有种语言:一种是白话,一种是文言,这两种语言本身没有高低之分,两个语言体系都有妙和不妙的区别。真正的语言大师,对这两种语言系统都掌握得很好,在一首诗或一首词当中,两者都在用,你不会觉得有不协调的地方。

  对话

  触动、联想与构思

  记者(以下简称记):创作一首有灵魂的诗需要哪些条件?

  周啸天(以下简称周):我认为有三个条件必须齐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所触动。这个触动并不一定非要发生在你的身边,它可以来源于任何地方,比如屏幕,电视新闻、网络信息都可能让你受到触动。当然这必须要求你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否则那些短暂的感动瞬间就会溜走。

  当然,触动之后还不足以写诗,那么第二点就来了,那就是联想。曾经有一个诗人说自己创作时的感受,用了“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来形容,这充分刻画了当诗人兴致和灵感来时的情形。我曾经在我三弟过生日时送给他一首诗,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的。当时我从兄弟之情,瞬间联想到了孔融让梨,于是在那首诗里,我写下了“宁让孔融不让梨”一句,让大家都很有感触。

  第三点就是要构思,这当中虚构占了很大的成分。我们写诗的时候,并不一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一定要在诗词中体现。你要学会发散,学会比喻,由一个东西,想到另外一个东西,而且二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样你写出的诗才会有意境,有深度。所以说构思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它能让你的诗变得很精彩,而不是平铺直叙。

  内容韵律主次分清

  记:诗词的韵律可以说是其灵魂所在。

  周:一首韵律好的诗词,必然是好听的,容易记的,说是其灵魂所在也的确名副其实。其实在古代,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它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节奏和韵律。诗歌的节奏可以看成是平仄讲究。大多数诗歌都会注意文字组合上的平仄组合,尽量把汉字四声错综起来,这样听起来会好听,而且很有节奏。比如李煜的“无可奈何花落去”,就非常讲究平仄组合,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杜甫有一首诗中写到“中巴之东巴东山”,这七个字都是平声,念起来有些绕口,听起来也不太好听,我认为是他故意“搞怪”的。

  不过需要说的一点是,现在不少人在写诗的时候,为了讲究平仄协调,会选择先把平仄声音全部写好,然后再去填字。这个写法是非常危险的,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诗味顿失,甚至为了平仄讲究而不知所云。所以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诗句想好以后,看看诗句里有些什么问题,平仄有什么不对,然后再调一调,同义词调换一下,或者两个词前后颠倒一下,通过优化文字来调整韵律,而不是为了韵律去勉强内容,主次一定要弄清。

  记:如何评价一个作者的诗词成就?

  周:每个诗人,他的作品水平总是起起伏伏的,都有写得好和写不好的时候。即使是大文豪、大诗人也不可能都是千古绝句,自然也会有一些败笔。这与作者当时的心态、状态都是息息相关的。我认为评价一个诗人的时候,你应该看他写得最好的时候写得多好,不要看他写得多坏。就像评价一个跳高运动员时,总是看他的最好成绩,那些最差成绩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评价一个诗人的成就,也是同样的道理。

  吴亦铮 文/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