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丰收之后有三“忧”

  • 发布时间:2014-10-22 05:39:39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今年,山东省临邑县粮食生产形势喜人。夏季小麦平均单产584.7公斤,总产49.6万吨,夏粮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秋季玉米预计平均单产609.5公斤,总产约51.7万吨。临邑县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百万吨。

  粮食实现大丰收,县长林春元很高兴,同时也有一些忧愁。

  近些年,临邑县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实施了小农水、土地整理等项目。全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70.5万亩,倾力打造了50万亩“旱能浇、涝能排、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示范方。

  “各个项目都要县里配套资金,整个涉农项目投入,县里的资金配套率达到50%。”林春元说,去年临邑县民生投入的绝大多数都投到了农业上。

  临邑是农业大县,工业少,投入农业对农民有益,但对地方而言是赔本买卖。“国家给农业大县的奖励补贴有些少。去年临邑县获得2000万元奖励,折合下来每亩地只有2分钱。”林春元说。

  “如果国家奖励力度更大一些,我们种粮的积极性会更高。”林春元说。

  看到今年的旱情,林春元还有一忧。现在不少地方的农田向种粮大户手中流转,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发展,但要特别注意规避增加的风险。

  “大家都盼着年景好,但不可能年年都风调雨顺。一旦受灾,种粮大户将损失惨重。现在的农业保险即使绝收一亩地才赔偿300多元。一亩地的流转费要1000元左右,加上农资、机械设备等费用,保险起到的作用较小,希望加大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林春元说。

  林春元的第三忧是,现在一些农民因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他建议,农业要持续发展,应该通过推广技术、增加投入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上述这些问题具有共性,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当前,各地逐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不少地方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惠农的有效举措,农业专业合作社、供销社等先行先试,发挥农民与金融主体对接的桥梁作用,努力破解农民融资难的问题。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从土地上得到更多的收益,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谁来种地”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