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把式”变“甩手掌柜”

  • 发布时间:2014-10-22 04:35:09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卢松

  今年三秋,我省玉米生产技术取得新突破,“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在中原大地由梦想变成现实。

  秋收秋播机械化,让农民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把式”,变成三秋时节的“甩手掌柜”。

  农民种田打工两不误

  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短短两个小时就将滑县小铺乡申堤上村村民申国清家的16亩玉米收得干干净净,玉米秸秆也被粉碎,直接还田。

  “前些年收玉米真作难,找亲戚朋友三四个人帮忙,差不多得五六天。现在机收,既轻松又省钱。”10月16日,61岁的申国清高兴地对记者说。

  “往年农忙时,都要回去忙活一阵子。现在种田都是机械化,花点钱就能全部搞定,让俺们种田打工两不误。”今年秋收,汤阴县古贤乡北周流村村民王新河没有回家,继续留在工地上干活。记者了解到,像王新河这样的农民工还有很多。

  据省农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省玉米机收面积达3200万亩,水稻机收水平达80%,花生机收水平迅速发展,达50%左右。

  机收赢得增产潜力

  今年新乡市凤泉区耿黄乡西鲁堡村的1600多亩玉米收获,要比全省正常玉米收获时间推后10天左右。省农科院玉米首席专家刘京宝分析说:“玉米晚7至10天收获,灌浆期延长,千粒重每天增加3克左右,增产效果明显,还可以提高玉米品质。”

  夏播以来,全省63年来最为严重的旱情,让秋作物遭遇到了“卡脖子旱”,给秋粮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为挖掘潜力,最大程度提高粮食产量,省农业厅派出农技人员,在全省推广玉米适时晚收等增产技术。

  以前人工劳作时,小麦没收,就套种了玉米。现在小麦收获后直播玉米,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的发生;秋季机收直接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避免了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给农田增加了有机质。

  玉米机收取得新突破

  今年三秋,夏邑县太平镇李克彦村村民李玉龙更清闲了。他家的机收玉米实现了摘穗、剥皮、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体化。与以往玉米收割不同,从玉米收割机中吐出的不是玉米棒,而是金灿灿的玉米粒。

  其实,玉米的耕、种环节在我省早已实现机械化生产,但由于玉米粒含水量高,机收脱粒时籽粒易破碎、损失率高,难以实现收割、脱粒同步,导致玉米机械收获一直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经过技术攻关,我们培育筛选

  出多个适合玉米机收的新品种。今年,首次在全省示范推广玉米籽粒收获技术。”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汤其林说,随着这项技术的铺开,全省玉米机收率将会大幅提升,玉米种植面积也会稳中有增。

  从人工掰玉米棒,到机收玉米棒,再到直接收获玉米籽粒,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也让“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有了更加光明的前景。③7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