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打造沿海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江苏高地

  • 发布时间:2014-10-21 09:30:42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王慧芳本报记者陈兵

  用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约占全国10%的GDP总量,江苏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农业占GDP份额仅为6%,但全省粮食自给有余,8项农业指标全国领先,江苏又是令人瞩目的农业大省。

  沿海临江、经济富庶的江苏省,重工重商更重农,其打造沿海农业现代化建设高地的思路、举措和成就,为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作出了表率、创造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农业现代化建设在顶层设计中掀热潮

  没有重视就没有跨越式发展,农业现代化工程作为江苏重点实施的“八项工程”之一,已被融入到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局中共同谋划。

  这是一种决心,伴随它的是一项项催人奋进的顶层设计,引领着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一路快进。

  2011年5月24日,江苏省政府与农业部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重点围绕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等十大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江苏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

  同年6月1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农业现代化工程工作会议,省市县乡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省委书记、省长亲自到会部署,要求全省各级组织全力开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使江苏的“三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战鼓”一经擂响,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也紧跟出台。这一细化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考评体系,将各县(市、区)粮食亩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率等体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众多方面,归结成6大类21项指标,由省农委等5家省级涉农部门监测评估,综合得分90分以上,单项得分80分以上者,才算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12年,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综合得分为74.89分,离愿景目标的差距逐年缩小。

  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指标体系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当调整,但只会更加严谨和科学,今年已调整为6大类19项。

  通过长期考评,全省上下无形之中形成了抢抓机遇、自找差距、比学赶超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良性倒逼机制。

  农业现代化建设离不开财政支撑,对此,江苏各级财政纷纷出台政策。省农委仅今年用于农业现代化工程的资金就达32亿元,扬州市江都区每年拿出近2000万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海门市今年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项资金增加到了8030万元。

  “粮食亩产”位居江苏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前列。在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的前提下,江苏各地纷纷开展“亩产吨粮县”创建活动,近年来,14个“亩产吨粮县”先后通过审定,泰州市成为全省首个“亩产吨粮县”全覆盖的地级市。

  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机化在江苏已进入高级发展阶段,正从“全程”向“全面”跨越。目前,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4%。张家港市、江阴市和常州市武进区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农业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创新中大提升

  江苏是农业科教大省,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仅南京就有20多所。用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是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

  然而,无论是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还是推广应用,都需要好的机制激发动力、保证成效。江苏以项目为载体,“三大工程”并驾齐驱,走出了一条农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大推广”的科技兴农强农新路。2013年,江苏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3.2%,位居全国首位。

  启动于1998年,以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江苏农业“三新工程”,近年来推进方式全面升级。按照“首席专家+创新团队+推广单位”的组织模式,工程设立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协作组,集全省农业产业各领域专家和地方农业部门之力,常年扎根基层进行农业重大技术的科研与推广。2013年,工程投放项目资金1.2亿多元,机插粳稻高产高效栽培等18个协作组围绕40项农业重大技术,共实施科技项目383个,建立技术示范点1326个,带动农民新增经济效益20亿元。

  省内涉农科教单位是江苏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为了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在全省转化和推广应用科研成果,江苏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已引导、激励40家涉农科教单位与50个县(市、区)“一对多,多对一”地形成了科研成果对接联盟。随着工程推进,对接县(市、区)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提高达1.8%,“物联网”养蚕、“苏禽绿壳蛋鸡”等一批领先全国和填补省内空白的新技术、新品种变成了强农富民的新产业。

  农业科研成果只有变成农民的“真金白银”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近年来,江苏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在完善“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制度的同时,每年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0万户,以此辐射带动大量农户,基本打通“科研专家分类指导、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基层农技推广快速通道。东海县黄川镇新沭村草莓种植户李大标说,他家种了4.5亩草莓,如果没有农技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及时推广“宁玉”等新品种和“多重覆盖设施保温”等新技术,就不可能有每年每亩3万元以上的好效益!

  农业经营新体系在主体培育中增活力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如何落实中央决策,并将之更好地融入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大潮之中?江苏重点加强了三个主体的培育力度。

  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的江苏省,依托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内在趋势。近年来,江苏一方面继续从财政、税费、信贷等八大方面给予农民合作社政策扶持,其中,财政专项扶持已增加到每年2.2亿元;另一方面,在全国率先出台发展家庭农场指导文件和在全国率先开启示范家庭农场培育工作,引领家庭农场快速、规范化发展。目前,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达6.97万家,农户入社比例69.6%,家庭农场总数超过1.5万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全省耕地比重达42.5%,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江苏已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将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产品主体来培育,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推进“三品”与基地共建和建立“三品”质量可追溯平台,江苏“三品”在量、质并进中蓬勃发展。目前,全省拥有“三品”17181个,总量全国第一,3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农业部登记保护。靖江市香羽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因饲养“高价猪”而闻名地方,每斤猪肉最高售价达45元。“价高且畅销的‘法宝’是产品生态。我们每年出栏生猪万余头,每头猪饲养周期都在11个月以上,饲料全部是原粮和牧草。”合作社理事长戴洪贵说,他们的产品已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眼下正在向更高品级迈进,走好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他信心百倍!

  好产品还要有好市场。做活做强国内市场,同步培育、拓展国际市场,江苏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主体市场带有浓郁的“老外味道”。为了构建农产品出口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促进外向型农业发展,江苏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和“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示范区)、苏台农业合作园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等外向型农业载体建设,连续15年举办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邀请境外商会组织和企业来参观和洽谈,并于近年来每年组织省内农业企业代表赴境外举办江苏农产品专场推介。目前,江苏建有各类外向型农业载体185个,农产品出口已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超过30亿美元。赣榆县出口泥鳅示范区快速形成了集群养殖效应,全县年出口泥鳅8000多吨,约占韩国进口泥鳅市场份额的70%。类似的农业出口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在江苏正不断涌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北宋文学家苏轼描述庐山千姿百态的山景一样,江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精彩纷呈的一幕。她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美景”,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