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的 文化基因
- 发布时间:2014-10-19 05:34:50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倪瓒写过一册《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按说只是数十道菜谱实录,却悍然将“饮食”提升到“制度”的层面对待。相形之下,后来的《随园食单》数量更多分类也更全,反而缺少一种从形而下看到形而上的穿越性眼光。看来洁癖如倪瓒者,虽说捧着一颗油盐不进的玻璃心,到底也是深谙厨房三昧。
与倪瓒所谓的“制度”不谋而合,美食家左壮此前提出过一种“异文化”的说法,更进一步将跨文化、比较文化等成熟概念引入从厨房到餐桌的参照系中。这种以食物来衔接文化的思维看似跳脱,而实际上,从口腹之欲到莼鲈之思,间隔不过咫尺,如同某一种味道的收敛与发散,需要的仅仅是遇到合适的温度而已。手头这本《入味》,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场,作者涉猎中西民俗风物之间不亦乐乎,刚刚从一家米其林餐厅饱餐而归,又可因一处异香的吸引转战贵州民居,为了探寻一种食材的前世今生,任笔下食物与舌尖上滋味相生相克,为你我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缠绵爱恋。尤为难得的是,身为一名职业厨师,左壮摆弄起一干文字来竟也能活色生香,流连于庖厨这块方寸之地,从笔触到节奏的把握慢条斯理颇可玩味,解牛如风的凌厉刀工之外,原是秉承了一脉自古以来“食不厌精”的文人情味。
然而做文人难,做一名身患考据癖与贪食症的文人更难,“人类的世界是个圈,圆心是不是米粒?”这是本书一开始就提出的疑问,却要动用文本之外的纷纭众生来作出回答。曹雪芹的一道茄子要用七八只鸡作配菜,惊得刘姥姥一边念叨着佛祖,一边乐呵呵往嘴里塞,范举人硬是换来一副白色竹筷,方才不动声色去拣捞盘中的那颗大虾元子。据说孔夫子也爱吃牛肉干,其远庖厨是也,而在城门前举步恓惶时,终究累累若丧家之犬。盖食色大欲,俗人与君子俱不得免,逢到文人谈吃,大段读来也可约略想见其人,至于三两吃货把栏杆拍遍,生活中的此类风景不断上演,大概也是源自心底对于某一种味道的刻骨思念。
世间老饕与大胃少,而厨子与食客多,所谓味道,既是人类感受与理解文化的一只触角,也是我们寻求自由与慰藉时一扇触手可及的窗口。当多巴胺与肠胃直接挂钩,无论为家人洗手做羹汤,还是与好友红泥小火炉,总能有一种幸福的滋味经久不散。而今辣味大行其道,全民性“无辣不欢”的口味偏好或许也可作此解读。需知一旦社会发展到人与人日渐疏远的程度,呼朋喊友面对一桌麻辣,虽说早已辨认不出其他味道,然而也能说笑间拿出以命相抵的勇气,并非一个个嗜辣如命,而是食物与味道在此间丝丝入扣,力量的妥帖与安稳,足以润泽我们困顿的心灵。
何况,食材各归地域,味道自有偏好,一种口味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需视甲乙口味而定。或许真正的美食只能存于一时一地的故乡,日后的我们长大再复远游,留下某一种味道在记忆中不断迁绵,终于长成了胎记一样的符号,等到秋风起时偶一回望,三尺垂涎顿时不可逆转,此是为“故园之思”,遥遥指向的,是一粥一饭背后的文化基因。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