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堰塞湖分流效果不佳:在审企业激增至599家
- 发布时间:2014-10-18 14:40:01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证监会发布的10月份首张IPO审查进度表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在审拟IPO企业由9 月下旬的460家激增至599家,中止审查的企业家数由8月上旬的555家减少至10月份的24家,IPO排队队形再次发生反转式变化。
“大限”前扎堆冲刺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IPO 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的,将中止审查;发行人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且逾期3个月未更新的,将被终止审查。因此,对于6月底前已完成预披露、尚未过会的企业,若其财务资料截止期为2013年年底,则已超过有效期,将中止审查;这些企业须在9月底前更新财务资料,否则将终止审查。终止审查意味着这些企业将被移除出IPO排队队伍,即便日后补充了最新的预披露材料,也需要重新排队,按照新受理企业对待。
鉴于上述规定,原本庞大的IPO候审队伍中,一度有500多家公司于7月份被贴上中止审查的“标签”,而随着部分企业补充最新的财务数据,中止审查企业的数量持续减少,截止到9月下旬有160家公司。但在9月底的几个工作日内,再次出现了IPO企业扎堆递交预披露材料的情况,中止审查的企业家数减少到10月份的24家,超过九成的企业又重新回归IPO正常待审的行列中。
终止审查探因
据证监会10月份的第一张IPO审查进度表显示,新出现在终止审查名单上的有8家公司,分别是:原本申请沪市IPO的4家:洁华控股、大通互联、鸿辉光通、博天环境;申请中小板 IPO的2家:中迅农科、丹江电力;申请创业板IPO的2家:德乐科技、中盟科技。其中,除了中迅农科和洁华控股分别在9月22日和9月26日撤单外,其余6家同于10月10日终止审查。至此,终止审查的企业数量由130 家上升至138 家。
而关于终止审查的原因,除了企业业绩大面积下滑,本身已经不符合发行条件;企业存在财务造假被查出;或者企业存在因股权结构、关联交易等方面的发行人及中介结构未能解决或解释的问题等被动终止之外,还存在企业主动申请终止审查的情形。
主动终止最常见的原因是排队时间较长,使得因更新财务资料造成的成本较大而放弃排队,而部分企业则是因为发现了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而选择主动放弃。
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终止审查意味着企业在短期内的A 股上市希望渺茫。对于这些企业,上市的可能出路有五种:重新排队,即重新回归更加漫长的等候队伍中,开始新一轮的漫长等待;借壳上市,通过收购一些ST 股,重新包装上市;境外上市,转战上市盈利指标要求偏低的香港或者海外交易所;选择新三板,先在门槛较低的新三板挂牌,再伺机转板;挂牌股权交易中心。
堰塞湖回升至高水位
随着受到2014年中报大限影响而进入中止审查行列的500多家企业的大多数陆续完成资料的补报和更新,而重新回到正常待审通道,再加上新申报企业的不断增加,IPO堰塞湖的水位依旧高悬。
根据证监会10月份的第一份IPO申报审查进度表显示:目前已受理的企业仍旧高达599家,处于正常待审的企业由之前的430家骤然升至566家,再次回到高位。
截至10月13日,已经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预披露的企业总数达725家。且进入到10月份,预披露数量有增加趋势,仅10月11日就有16家进行预披露。
自6月份恢复IPO以来,共有4批44家企业获得IPO批文,假如到年底能够完成发行75至100家,那今年IPO 批文的名额还剩下约31至56家。这意味着不能及时上会的500余家企业还需多次补充预披露材料中的财务数据以确保处在正常审核通道。对于排队企业来说,居高不下的堰塞湖延长了企业上市的等待时间,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因上市而花费的信息更新和维护的成本,还有可能导致企业因无法及时募集项目所需资金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疏导IPO堰塞湖,监管层曾经多措并举,比如6月份关于中止审查的规定;鼓励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等。这些所谓的“暂停”和“分流”措施,虽然在短期内使得堰塞湖水位出现表面上的下降,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产生疏导作用。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三点:IPO申报热情依旧高涨,尽管首发的募资额和发行价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新三板仍然处于尚不成熟的阶段,相关的制度如转板制度并不完善,这使得企业对于在新三板挂牌的意愿并不如预期那般积极;很多企业对于海外市场的规则不够熟悉,海外上市的信息披露质量要求较高,且会有多轮的沟通与反馈,再加上海外市场发行市场化程度较高,发行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多数企业对于海外市场仍然处于观望态度。
(本报记者 付刚根据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林瑾观点 整理)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