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板斧”能否劈开转型新路?

  • 发布时间:2014-10-14 06:29:4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园区求新谋变——

  □本报记者 董世梅

  10月9日,成德(中江)工业园的恒合·工业云制造基地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我们的工业云平台就是能帮你把创意变成图纸、专利和产品,甚至可以融资、将产品销售到终端。”项目负责人雷刚描述着项目建成后的未来。

  对工业云项目所在的成德工业园来说,其未来就是利用成都、德阳共建产业园区的优势,促进两地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助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各地都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的情况下,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自然成为抓工业、强产业的“牛鼻子”。

  产业园区发展如何在“换挡”的情况下不失速?四川使出“三板斧”——

  A

  第一板斧

  变“单打独斗”为布局发力

  与其他地区共建产业园,德阳的目光并不仅仅锁定成都,地理位置上相邻的阿坝、绵阳等地也是德阳共建产业园区的合作对象。“我们就是想用共建产业园区的形式,来优化区域的要素配置,深化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和相互合作。”该市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布局优则动力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激发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已成为全省园区发展推进工作中的一件大事。

  市州的行动已经展开——

  从2003年开始,成都就“化零为整”将全市原来的116个工业园区整合为21个,基本实现一个区(市)县集中发展一个工业园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形成“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的新格局。

  无独有偶,泸州则对全市原有9大产业园区进行产业体系梳理,将9个产业园区调整为长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酒业发展区三大板块,并研究制定三大板块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

  优化布局之外,四川更强调园区要以“亩产论英雄”。9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提出,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园区用地管理,推进存量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等。

  泸州江阳区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吕先告诉记者,为了提升产业园区的质量和品质,园区不仅打破5个“园中园”的经营模式,更“请出”了20多家投资强度不达要求、产业结构不合园区产业定位、科技含量不高和效益低下的企业,收回土地800多亩和5万多平方米闲置厂房。

  从“你争我抢”办园区到全省优化产业园区布局,从“来者不拒”到“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园区发展正加速迈入系统发力的新时代。

  B

  第二板斧

  变政府主导为多条腿走路

  在传统的政府主导建设运营园区之外,我省通过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逐步探索将部分园区运营发展的主导权交予市场,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今年我们园区的腾退率已经有40%,比正常年份高出一倍。”在成都温江的浩旺产业园,四川浩旺集团总裁办主任赵勇带来了第一线的感受。

  浩旺集团对运营园区内不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很上心。4月以来,浩旺集团和成都银行等联手推出“浩旺助业贷”,“浩旺向成都银行推荐企业,为企业免费担保,企业手续齐全后两个工作日可获得银行贷款,目前已经有约20家企业获得发展资金。”赵勇说,园区既当“媒人”又当“责任人”,并未收取手续费,为的就是提高企业对园区的认可程度,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去年9月在资阳安岳县动工建设的四川渝成制鞋产业园,则采取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营”的运营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中小企业抱团发展。产业园运营方——渝成制鞋产业园投资有限公司股东由10多家实力较强的鞋企和鞋材商家组成,目前,园区一期已经签约企业100多家。“选择这样的运营模式,就是为了专业运作,更适合制鞋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园区方面如是说。

  事实上,我省正在加大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方式转变的探索。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方面的数据显示,通过引导园区构建由投资开发公司主导的园区运作体制,我省推动各地园区设立投资开发公司,截至2013年底,全省120个园区建立了开发建设公司,社会资本进入园区建设领域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外界评价,这样的探索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提高各类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对企业的孵化和培育,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园区的“火车头”和“顶梁柱”将出现。

  C

  第三板斧

  变要素投入为创新投入

  国庆节前,成都高新区举办了一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品对接会,目的正是为了加快推动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质量效益。

  作为我省首个年度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的园区,成都高新区的发展转变已经成为我省产业园区提升发展质量的典型。成都高新区的“三次创业”将以创新为主线,于全省产业园区发展来说更是如此。

  截至目前,我省有省级开发区47个,国家级开发区14个。但产业发展层次,特别是自主创新方面仍有待破题。

  产业园区发展如何从依赖要素投入转向内生增长?四川早就开始着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园区又是企业的主要集中地。”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王海林认为,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就是要把园区建成创新、科研的主战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方面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51025”重点产业园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11.5亿元,园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人员达到12.3万人。

  在德阳,广汉高新区近三年的油气装备产业产值年均增速35%,与之对应,园区近三年专利授权622件,发明专利授权57件,境外专利20件,起草和参与国内行业标准制定39项。同时,园区还形成了涵盖研发、制造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全国最大的油气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此生根。

  在乐山,五通桥盐磷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区锁定崭新规划,发力精细化工。园内,福华集团将烧碱生产改为世界一流的离子膜工艺后,万吨产能占地由15亩降为10亩;联碱生产大胆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环保型制碱外冷碳化塔清洗新工艺,让生产流程和维修管理最大优化……

  不仅如此,我省还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为契机,推进产业园区产业调整升级。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示范基地12家,数量和相关发展指标均领先中西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方面介绍,国家级示范基地包括电子信息、汽车产业、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食品、钢铁钒钛、新型能源化工等类别,对引领我省产业发展大有裨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