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山东汶上:算一笔农业投入产出账

  • 发布时间:2014-10-13 14:44:50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济南10月13日电(记者 张志龙)“五年时间县里农业总投入是5.8个亿,今年粮食增收5.6亿元,五年的投入,一年就‘赚回’了。”在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汶上县长王宏伟告诉记者。

  金秋季节,中国北方农民迎来玉米收获季。置身汶上县万亩良田,到处是忙碌的景象。汶上县以平原为主,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小麦、玉米单季各80万亩)以上,是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搞农业,汶上有天然优势。但“五年投5.8个亿,一年增收5.6个亿,这个账是怎么算的”。王宏伟先说起“投入账”,2009年开始,县里在县域平台上整合水利、农业、国土等众多部门的投入资金,统一规划使用。

  “集中连片对沟、路、渠、水、电、井进行治理,累计整合各级资金5.8亿元,光‘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粮田就50余万亩,整个县田间道路硬化了260公里,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王宏伟表示。

  62岁的双楼村村民辛夫合是汶上高标准粮田的受益者之一。记者日前见到他时,一家三口正在收获金灿灿的玉米。辛夫合的地位于次丘镇高产创建区,田块方正,地两头的沟宽三四米,深两三米,沟外道路平整。他随手剥开一个棒子,“你看这粒多饱满。”

  “以前就是乱种,品种瞎买不说,遇到涝了旱了,根本没有办法;现在旱了,地头井50米一个,涝了也能排出去。今年虽有点旱,但水浇得上,俺家亩产得1400斤!”辛夫合说,要是在四五年前,玉米怎么也打不到1000斤。

  农民出身的汶上县农业局长王修忠对此也深有感触。“我小时候家里种小麦,收个三四百斤算是不错了;1997年在乡镇干党委书记,亩产也就六七百斤;干了8年局长,每年都增产,现在小麦普遍亩产1100多斤。你对地不迷糊,地就认真‘报答’你。”

  王修忠说,现在汶上的农民都知道专家总结的“汶上模式”,七分种三分管,粮食增产也从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比如玉米,以前一亩就种1000多株,现在都是耐密的,5500多株,人都进不去。80万亩都这么种,效益十分可观。”

  王宏伟接着算了“产出账”:今年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080斤、1402斤,比2009年分别增产200斤、480斤。“共增产700斤左右,保守按小麦、玉米都是1元/斤算,增收700元,这80万亩,一年5.6个亿,明年还是这个数,只会多。”

  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带来的可喜变化,时刻可以在汶上触摸得到,今年汶上粮食总产突破20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农业是基础、命脉,搞农业虽然投入大,见效慢,但仔细算算并不亏,赚回的是国家粮食安全,还有农民的增收,我这个农业县长才睡得踏实。”王宏伟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