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消费萧红, 是文化的媚俗

  • 发布时间:2014-10-12 06:55:5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被过度娱乐化、消费化制造出的“萧红”形象,不是她本来的面目

  从2011年萧红诞辰百年开始,这位民国时代的传奇女作家就渐渐成了文化市场热追的对象,关于她的书籍、影视等文艺作品层出不穷。在今年萧红逝世72周年之际,随着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萧红热再起高潮。出版市场上,短时间内就有多部关于萧红的传记作品上市,以至有人说萧红产生了“明星般的效应”。

  在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中,我们常常存在着一种扭曲的研究、评价的倾向: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评价,不是研究其历史的真实性和启示意义,以达到对历史人物综合的直观,理性、客观的准确评价,而是功利化地对待历史人物,用消费的视角看待他们,从而让人们看不清真实的人物历史背景,乃至真实的事件……而这种娱乐化、消费化乃至工具化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就存在于眼下文化圈中的“萧红热”中,我们正在用消费化、媚俗化乃至庸俗化的态度对待萧红。

  缘于此,萧红的婚姻情感史,富有戏剧性,便引来人们对它的更多渲染与误读。图书市场上的那些有关萧红的“传记”,是用什么《萧红的情人们》《萧红与萧军的乱世情缘》等这样的图书题目,来吸引眼球。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刘稚感叹说,现在有关萧红的传记很多,但不少传记都在渲染萧红的爱情,弄得萧红像一个滥情的女性。“有些传记穿凿附会,比如萧红和萧军在什么场合下相遇的,本来缺少记载,但传记里却把萧红当时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讲得活灵活现,弄得非常庸俗。”

  萧红的人生经历富有太多戏剧性,这自然便成了拍摄萧红的电影所青睐的素材。在《黄金时代》里,萧红与萧军等人的情感关系,被处理成了言情小说式的多角恋。权威传记《漂泊者萧红》的作者林贤治,对萧红的故事被搬上大银幕并不乐见,“萧红一生颠沛流离,感情复杂,电影肯定落在大众感兴趣的点上,而容易忽略一个作家最本质的地方。萧红首先是一个作家,对写作有执著的追求,这一点在电影里却很难表现好。萧红活在作品里,只有拥有了广大读者,才算是走近了大众。”

  作家以作品成名,以反映的历史和时代生活成名,才能被历史铭记。然而今天的萧红热,更多的时候,被反复提起的却只是她的绯闻八卦,无论是影像,还是书籍,萧红的“绯闻”被炒作成为一个看点、卖点,而真正去阅读她的作品的人却并不多。结果就是,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盛行的时代,萧红更像是一个被娱乐的明星,而非文学的创作者,更淡化和遮蔽了萧红能写出《生死场》、《狂野的呼唤》这样作品的严酷时代背景。可惜的是,在当下,当历史人物不论借以何种艺术媒介进入文化环境中,似乎都难逃这个历史人物被娱乐化、被消费的命运。

  研究、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应该从物质的、政治的、社会的等一切必然事件中,获得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从一个人物,了解一个时代。今天我们以各种文艺形式去表现萧红,解读萧红,也须有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拥有这样的文化态度和文艺态度。正像评论家所说,今天重新了解萧红对当代人的意义,应该是通过阅读萧红和她的作品,去了解那个时代,透过她的笔端,去见证整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然而,现在来看,无论影视,还是图书,其娱乐性、商业性制作的标准,是通过满足大众的流行欣赏趣味,来获取市场利润,造成当下与萧红有关的一切文化作品,具备了文化工业消费品的鲜明特征。这正是消费文化、商业娱乐文化所制造出来的结果。但是,我们又能够在这个被娱乐化、消费化制造的“萧红”的身上,获得多少关于她的真实经历的了解呢,又能对萧红这样的历史人物作出怎样的判断呢?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