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 发布时间:2014-10-10 07:31:39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曹剑利
贺雪峰教授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近两年来一直建议师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样本,在回乡时记下家乡的巨大变化,记下个人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作为长期从事农村问题调研的一个补充。这些文章经过挑选、剪裁后,编成了手头这本《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所谓乡土中国,是指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度,其最显要的特点是农耕文化和乡土社会。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安土重迁,讲叶落归根,这都是在数千年来以土地为价值和生命的最终皈依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所讲的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象贺雪峰教授所说的“有根,有历史,有意义,有归属,有稳定的预期,有人生目标,终老之后可魂归故里”那样,而是包含着对于运行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等有着共同体认的一个价值共通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就来自于从故乡出发,到回归故乡的旅行。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与农耕文明的生产实践相适应的,所以能够维持数千年而不变;但它又是与现代工商文明极不适应的,自从西方列强轰开国门之后,这种乡土观念的体认方式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速,从《回乡记》中作者们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加速瓦解。一方面,乡村被强行拉进了现代化的过程,自身的面貌、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附着于其上的乡土观念——各种伦理秩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一些传统渐渐丧失,但新的秩序尚在变化孕育之中。
实现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它附着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殷切期盼,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必将带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巨变,在基础面貌的变化之上,至少还应该包括贺雪峰教授所总结的治理之变、村庄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这三大历史性过程。这一过程中,现代社会的契约理念必将取代过去宗法秩序,而其中以故乡情结为依托的乡土观念必将受到冲击、削弱。与城市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同,乡村的变化是自发的、被迫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某种意义上也是被边缘化的,它应该如何参与现代化进程、达到何种目标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和规划,乡土中国期待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化自有其强大的力量,其变化相对于外在面貌等物质因素远为缓慢,乡土情结对人们仍然存在巨大影响。我们每一个曾经在城市生活过、打工过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乡村的变化,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是出走者、背叛者,也是亲历者、塑造者,正是我们自己造就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那个可能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不但包括记忆中故乡的那山、那水、那情、那景,而且包括附着于故乡那片土地上的宗法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以及由共同历史所形成的归属感等等。
这种变化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但回不去,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也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意义,它将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寻找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寻找中国乡村的未来提供一种镜鉴——这些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既具有社会学的专业素养,又恰好属于那种从乡村走出尚未融入城市的人们,他们这些带着个人体感温度的文字所记录的那些场景、那些变化、那个正在消失的故乡,以及他们面对故乡衰败时自身的忧思、焦虑和慨叹,本身就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具体样本,是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一扇窗口——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