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熟制”打通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 发布时间:2014-10-09 08:34:14  来源:南昌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记者 吴思勇

  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是一种能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适合在我市中稻产区开展的高产、高效、增收的优化种植模式。去年安义县成功进行“三熟制”模式试验后,今年我市在5个农业县区进行了扩大试点。

  近年来,农业生产已进入高成本时代。据市农业局粮油站调查,三年前种粮大户花120元钱可请人做一天工,现在则要花180元,同时各地的土地流转价格也在逐年递增,不断挤压本已十分有限的农业生产的盈利空间。成本高、利润低,不少种粮大户于是减少双季稻种植面积,改种一季中稻。近几年,我市一季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今年全市一季稻总面积达31.86万亩。市农业局粮油站站长曹闽苏分析说,“双改单”在宏观层面上的负面影响,就是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全市粮油、农技推广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找应对之策。2012年冬种工作启动后,作为油菜生产大县的安义县在农民一季油菜一季水稻的传统种植习惯中,加进了一季再生稻,从而使同样一亩田的收成,由之前的两茬变成了三茬。在安义县2012—2013年试点的200亩“三熟制”中,中稻平均亩产55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260公斤,油菜平均亩产130公斤。仔细算账后发现,与传统的一季油菜一季水稻的两熟制模式相比,“三熟制”亩均增收300元以上;与种双季稻相比,“三熟制”亩均增收超过900元。

  据测算,我市双季水稻的平均亩产为1600斤,安义县中稻加再生稻的产量与之基本持平,粮食安全的“量”得以保障。同时,由于再生稻不需要种子农药、不需要耕田栽插,且化肥施用量少,稻谷品质更优,因而农民能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收益。除此之外,农民还能多获得一季油菜的收益。

  南昌县幽兰镇种粮大户万顺承包了400亩农田,去年进行了“中稻+再生稻”的尝试。去冬今春,万顺拿出100亩一季稻田进行“三熟制”试点,虽然现在再生稻还尚未收割,但“三熟制”的甜头他已经尝到了。“今年中稻我每亩田少用了六七十块钱的肥料,可亩产却比去年高出260斤,种油菜比种水稻更省钱更省心更省事。”万顺说。

  然而记者了解到,在一年来的试点中,我市各县区也“摸排”出了不少“三熟制”实施的“雷区”。南昌县南湖村试点区由于过于追求油菜、中稻产量,延迟收割,增加了再生稻遭遇寒露风的风险……在近日举行的全市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高产栽培模式示范项目观摩会上,来自农技、农机等基层粮油推广一线的专家列出了不少需要解决的技术难关的清单。

  市农业局粮油站站长曹闽苏告诉记者,再生稻是一项成熟的技术,现在在全市一季稻产区推广油菜—中稻—再生稻“三熟制”种植模式关键是要解决技术衔接的问题。市农业局副调研员黄文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施肥少、不打药,再生稻大米品质优于普通大米,去年安义市场的普通大米只有1-2元/斤,而再生稻大米却卖出了5-6元/斤的高价。他说,如果“三熟制”种植模式得到推广,再生稻生产形成规模,我市完全可以以再生稻为依托,打造一个优质大米品牌,并使之成为推动南昌粮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途径。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