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收单乱象为何频频上演?
- 发布时间:2014-10-08 07:34:11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地刷卡吃饭,账单却显示在外地购物——
□本报记者 李龙俊
本来已成生活常态的刷卡消费,却出现了越来越多让人看不懂的现象。
最近,市民李嘉就遇到这样的烦恼:在本地一家餐馆吃饭,但是银行寄来的账单却显示在外地一家超市买了日用品!是否银行卡被盗刷了?李先生找来消费单据和发票,发现金额和时间都是对的,但其他信息却对不上号。
这样的情况并非只有一例,中国银联四川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前8月省内POS交易达到6578.23亿元,同比增长35.76%,但交易量快速增加的同时,银联监控到的异常现象也在增加。
谁在搞鬼
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是否银行搞错了?记者采访了川内几家银行,得到了同样的答案:账单信息不是来自银行,而是来自银联。
中国银联四川分公司业务技术负责人表示,银联数据都是来源于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收单机构给银联提供什么信息,银联就给发卡银行提供什么信息。
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为何要造假?“没有利益,谁会搞这些把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同类型的商家所支付的刷卡手续费率不同,按照4大类6小类,大致从0.38%到1.25%不等。而部分收单机构正是在费率标准上打起了歪主意。
李嘉在餐厅消费,按餐饮类的收费标准,第三方收单机构按刷卡交易金额的1.25%向商户收取手续费。消费1000元,商户交12.5元手续费,按照发卡银行、收单机构、银联三者7:2:1的分成比例,银行和银联将总共得10元,收单机构得2.5元。但若收单机构将消费编造为超市购物(费率为0.38%),那么收单机构就仅按0.38%的标准与银行、银联分享手续费。通过这一“奇妙”的转换,银行和银联的收入变成3.04元,收单机构吞下了其余9.46元。本该只有2.5元的收入一举变成9.46元,大增278%。
愈演愈烈
改变交易类别套利,这种做法业内俗称“套码”。除此之外,违规第三方收单机构还通过批量造假申请营业执照、“切机”等方式违规获利。
“2013年以来,违规越来越多。根据银联监测到的每个月违规行为的规模来测算,整个支付市场的不当得利,今年全年预计至少五六亿元至十亿元。”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一位人士透露。“部分第三方收单机构的违规行为,将持卡人、商户、发卡行都置于风险中。”人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都郫县小超市老板杨华最近就险些遭遇“切机”。两个自称是某支付公司的人说要帮他升级POS机,这样刷卡费率会从0.38%降低到0.25%,一打听才知道,所谓升级POS机,实际上是违规机构通过软件设置“狸猫换太子”——商户的设备上依然打着正规收单机构的名字,但实际收单机构却变成了其他公司,导致商户的资金或沉淀在支付公司或代理商的账户上。
监管滞后
违规第三方收单机构的行为难道无人监管?
记者了解到,人民银行和银联都在采取措施规范市场。今年4月,易宝支付、随行付、富友等8家机构被暂停全国范围内接入新商户。9月10日,人民银行又下发了针对富友、易宝、随行付等的进一步处罚意见。富友及易宝将撤离7个省的收单业务,随行付将撤离5省2市的收单业务。
虽然如此,在网络上关于办理“切机”的广告依然可以看到。银联四川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违规行为仍然呈高发态势。
“收单市场是薄利行业,市场容量有限,而一下子涌入众多非金融机构,诱发恶性竞争。”全球支付巨头美国第一资讯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陈启彰认为,收单市场放开后,相关的监管措施还没来得及到位,其中,较为复杂的费率标准等成为违规的原因。进一步加强监管,同时出台新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价格体系已非常必要。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银行业相关人士建议刷卡消费后保留相关刷卡单据和发票,为维权留凭据;同时,在POS机上刷借记卡时,各种个人信息都会留存到银行或第三方机构,部分第三方机构可能会出售个人信息获利,为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建议尽量使用信用卡进行刷卡消费。
■链接
第三方支付收单机构
简单地说,收单机构就是给商户布放POS机的机构。2011年前,国内的收单机构主要是银行机构,2011年,央行开始允许非金融机构参与银行卡收单,目前,国内已有超过40家第三方非金融机构获得了央行的POS收单业务许可,在四川开展POS收单的机构已经超过20家。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