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做海绵型城市 让雨水“循环”起来

  • 发布时间:2014-10-07 06:02:3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而干旱的时候能把吸的水“吐”出来。这样的循环利用,该有多好!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采访时看到,这里的马路隔离带与众不同。经了解,沣西新城是我国西北地区首家全面推行雨水综合利用的城市,这种“不同”正是收集雨水的方式之一。

  让我们来看看“隔离带”如何收集雨水。沣西新城的马路隔离带不再是有着台阶的水泥道,而是比道路低几公分的绿化带,学名为“植生滞留槽”,即在城市道路边低几公分区域种植灌木花草,铺上粗砂砾石,再把我们平常看到的下水道格栅设置在灌木花草间。当大雨来袭,路面被污染的雨水通过植物的吸收净化和填料的过滤吸附之后,渗入周围土壤,对地下水进行一定量的补给;未下渗雨水或过量的雨水则排入蓄水槽,进入市政管网,方便干旱天气时对植被或景观的补水。

  这种尝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长安大学组成专家组,从目的性、地域性、经济性、安全性及施工的便捷性等方面,对沣西新城雨水综合利用方案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认为,沣西新城的尝试,突出了雨水的综合利用,实现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达到了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的目的,同时对于引领西北地区水资源节约利用、促进环境状况改善有着突破性的重大意义。

  这样一种既便捷又实用的雨水利用方式,也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记者在经济日报法人微博上以《创新雨水的“收渗蓄排”》为题,用不到140字介绍了沣西新城的这种做法,网友留言踊跃。网友“旋动君子兰”留言称,“这个思路值得推广,现今的城市雨水下渗功能几乎丧失,地下管网排洪能力又差,极容易造成汛期内涝,‘海绵型’可缓解之,又可节约绿化带灌溉用水,推广普及是一大善事”;网友“女埠街道妇联”留言称,“值得学习,很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网友“赵勇”说得很实在,他认为,“没看到实际效果,但这个思路值得尝试。”

  如何把雨水综合利用起来,很多国家和城市都有尝试。沣西新城定位于“新”,这个“新”首先就体现在城市理念上,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城市的重要理念之一。正是因为秉承这样的理念,“低影响开发”在沣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概念,更是一种建设理念并付诸实践——在市政道路上,采用植生滞留槽、生态草沟等工艺,保证所有道路范围内绿地都能收集到雨水;在房屋建筑上,采用雨水花园、生态绿地等工艺,用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汇聚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在景观绿地内,采用生态湿地、生态雨洪系统等工艺,将临近的市政道路、小区的雨水汇流至绿地内。即使在城市的角落,我们也能看到“不经意”的节约之举。在沣西新城保障房康定和园的建筑工地上,记者也看到了雨水收集口。雨水汇集到收集池,经沉淀后,再用于现场道路喷淋降尘、绿化喷灌等。

  据悉,“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已经写进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今年将编制《全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并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

  建海绵型城市,沣西新城的先行先试值得关注。

  何为“低影响开发”

  “低影响开发(LID)”, 是一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小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开始实施。德国1995年颁布了第一个“室外排水沟和排水管道”欧洲标准;日本1992年颁布了“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要求新建和改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群必须设置雨洪就地下渗设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