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三真”干部何丽娟

  • 发布时间:2014-10-02 05:31:3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高杨

  “如果没有古北口这一万口人,哪会有我们这一班人!只有心里有群众,我们脚下才会有力量。”这是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党委书记何丽娟常对党员干部说的一句话。

  有20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何丽娟,10年前来到与河北仅有司马台长城之隔的古北口,便在此扎下了根。多年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她带领全镇党员群众励精图治,实现了发展富民的梦想。密云县委组织部长刘颖形容何丽娟是“感情真、作风实、能干事”的好干部,用何丽娟自己的话说,她所做的,就是把一颗真心捧给群众。

  真诚——“思路决定出路”,50天完成千余人搬迁任务

  初到位于北京东北角的偏远小镇,何丽娟便思考起长远发展问题。“思路决定出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她说。当时古北口还停留在“工业立镇”的思路上,她走出机关进村入户,拜群众为师,向老领导请教,向老同志“讨招儿”。

  结合密云生态涵养发展区战略,立足古北口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现状,尤其是长城文化、边塞文化、古镇文化深厚底蕴,她提出“文化立镇、旅游强镇、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特色镇”的奋斗目标,经镇党委政府班子研究论证后,2008年成为全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

  2010年,何丽娟出任镇党委书记。她抓住“古北水镇”重大旅游项目落地的机遇,结合全市发展沟域经济、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强力推进司马台村整建制搬迁工作。让祖辈生活在村里的人离开家园谈何容易?只有用真诚换真心。

  何丽娟主持召开各层面会议103个,与群众面对面,耐心劝导,细心算账,有时候老人们边说边哭,她边劝边哭。她将500多户的情况和搬迁政策背下来记在心里,连续20多天奋战在搬迁一线,和群众“泡”在一起,嗓子哑了,嘴起泡了,眼里布满血丝。

  镇里组成15个工作组,向群众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等材料,解决了327个疑难问题。仅用50天时间就完成了502户、1131口人,393套院落、4000多间房屋的搬迁,创造了密云新农村建设史上的奇迹。古北水镇今年试营业以来,接待中外游客4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6600多万元。

  认真——“认准就干”,发展一村一品实现产业富民

  古北水镇龙头项目建成后,何丽娟将目光放在促进一三产业对接上。雷厉风行、认准就干是她的个性,她大力推动汤泉香谷沟域发展,加快紫海香堤香草艺术庄园建设,扶持农业创意产业;推进司马台民俗新村建设,实现村民“就地城镇化”,按照一个民俗村就是一个乡村酒店的理念,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探索“六统一”的乡村酒店式民俗旅游新模式。

  如今,全镇9个行政村中有4个以民俗旅游为主。司马台民俗新村一年来接待游客7.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5万元,民俗户户均收入7.7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由回迁前的9700元增加到3.6万多元。其他各村依托传统农业优势,提出了“一村一品”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北台村依托“古御道”文化和自古种植大葱的历史,发展“北台御葱”生产,成立合作社规范土地流转,种植大葱300多亩,年产90万斤;龙洋村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年产蔬菜404.4万斤。杨庄子村发展冬枣,北甸子村开发杂粮和柴蛋鸡养殖。这些村庄都实现了收入翻番、超全县人均收入的目标。

  真心——“按住葫芦抠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何丽娟始终认为没有群众就没有党员干部,她对机关干部要求非常严格,常说“标准反映责任心,体现工作质量。我们付出100%,下面可能变成50%;我们付出200%,到老百姓那里才可能达到100%。”

  这些年,她以“干实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目标,用“按住葫芦抠籽儿”的精神解决了1338件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群众路线教育期间,他们先后组织“摆桌上门——镇党政领导干部民情日”、“联系进家——机关百名党员入千户”、“征集到人——党代表社情民意征集月”等活动,对征集到的520条意见建议逐条落实整改。

  何丽娟解决老百姓的事儿力争“不过夜”。她常白天下村、晚上开会,有时遇到疑难问题就开会到半夜。镇里推出信访专接会商共答机制,她每周五下午都准时接待来访。“这是我对百姓的承诺。”她说。司马台新村拆迁后,4年来小到一口井、一个碾子、一个猪圈的遗留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没有一人上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