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蓝筹上演慢牛行情
- 发布时间:2014-09-29 14:32: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交所上周五正式发布《沪港通试点办法》和《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至此,沪港通的规则体系已基本齐备,正式运作只待发令枪响。
实际上,沪港通效应早已在两地股市反复发酵,上证综指上周四创出2364点的18个月新高,低估值蓝筹扎堆的沪深300指数也走出了久违的强劲走势。随着沪港通正式启动之日越来越临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想知道:A股市场究竟会如何演绎?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欣
香港恒生A-H股估值趋同
沪港通并未正式启动,两地资金早已通过种种途径联通。惯打提前量的股市投资者,早已在互相揣摩两地投资者的兴趣差异,在本地市场上提前动手。
自4月10日沪港通计划宣布以来,两地上市股票的A股溢价均值已从48%收窄至30%。北京高华的研究认为,较A股存在估值折让的H股一直是A-H股估值趋同的推动力,自4月10日以来该类个股平均涨幅为31%。
瑞银证券分析师潘洪文认为,四大关键因素驱动A/H的价差,包括资产配置、市值流动性、市场预期以及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不同的看法。若沪港通如期启动,将会推动A/H价差逐步收窄。
境内机构布局低估值蓝筹
对于A股市场,一个为众人所接受的观点是:沪港通将带来大批海外投资者,对当前A股市场上以散户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带来改革,机构话语权会有所提高。相应的,资产配置结构也带来改变,外部资金的影响会加大。股票配置上,低估值高分红的中大市值蓝筹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最近半年以来,市场上的每一次启动中,低估值高分红的中大市值蓝筹都成为推涨股指的主力军。这更让人们相信,海外资金已提前北上。然而,记者深入了解到的情况却并不如此。
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71家境外机构获批RQFII资格累计获批额度为2503亿元人民币。但截至今年7月9日的数据显示,其中前三大机构中,南方东英RQFII产品资产管理规模约占获批额度的70%。而华夏基金(香港)为43%,易方达(香港)更是只有13%。这意味着RQFII额度屡屡告急的背后,是海外投资者引而不发、半数以上额度仍然闲置的真实状态。
一位QDII基金经理戏言:预计A股市场上优质白酒股将是H股没有的独特资源,且当前估值较低,属于较有吸引力的板块。但是还没来得及向海外机构推荐,白酒A股早已启动拉升,甚至完成一段行情出现回落。
由此可见,当前市场上热点板块的相应变化,很大程度上仍是本地资金预先“潜伏”相应板块所致。沪港通的真实影响并未显现。
沪港通效应将长期发酵
随着关键法规的基本出齐,沪港通的启动时间成为了最后一个谜题。业内猜测,沪港通可能会在10月27日正式开通。
届时,当海外机构投资者掩军杀入,A股市场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多数机构认为,大盘蓝筹股难以像小盘题材股那样急涨,未来可能出现慢牛行情。
平安证券研究员房雷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沪港通对行业的影响。从稀缺性角度观察,A股相比较于港股,日常消费品、医疗健康以及部分制造业具备一定稀缺性;对于港股来说,优质的TMT类公司具备一定的稀缺性。从估值价差角度看,A股相比较于港股,估值折价较大的主要大市值公司与金融股;而估值溢价较大的主要是TMT类小市值个股。从股息分红角度看,外部投资者偏好于高分红低估值且业绩相对稳定的资产,相比较而言,A股市场银行、公共事业可能会受到青睐。从产业竞争力角度观察,外部投资者更加关注国内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从而分享国内经济成长的红利,国内的高铁、部分工程机械与军工资产等高端制造业可能会受到关注。
如果以更直观的方式来描述,曾经长期在香港的外资机构中工作过的上投摩根基金海外投资部的基金经理王邦褀的话颇为有趣。结合台湾地区、日本、韩国等资本市场在对外资开放先后的表现,他说:“在A股市场投资者看来,QFII偏好的可能都是一些‘无聊’的标的:华夏银行、深圳燃气、格力电器……从K线走势看,这些股票一般波动很小,也没有故事可讲,但都是分红较好的稳定成长股。初初看起来很乏味,但时间一长,这些股票倒是会慢慢走出来。”
事实上,多位研究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算沪港通开通之后,A股市场的本土化特征也不会立即改变,由于市场制度与政策干预的影响,以及资本自由化尚未完全开放,A股相对的高风险偏好特征仍难以改变。因此,经历了此前一段沪港通预期下行情的激情演绎,越贴近正式开通时点,相关行情可能反而越平淡。
真正令人期待的,是随着汇率改革的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改革最终完成,A股市场真正融入国际视野,标志性的事件将是A股市场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届时将带来大批全球配置的海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
王邦褀预计,仅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就将因此带来约1200亿美元的资金进入中国A股市场,如果加上亚洲基金、全球配置型基金,其数量将更为惊人。以此观之,未来5年内,A股市场的资产配置偏好将出现巨变。
相关
新闻
沪港通推动A股国际化
深圳特区报讯 伴随着A股近3个月的“慢牛”行情,恒生AH溢价指数从前期最低的88.72点一路上涨到如今的98.09点。随着AH股价差进一步被填平,“沪港通”引发的A股做多热情究竟还能否持续?
7、8月份,由“沪港通”催生的投资热情在两地同时展开。A股机构投资者普遍认为,“沪港通”有利于助推估值偏低的A股蓝筹的估值修复。受此预期推动,A股市场的权重股开始发力。数据显示,在7、8月份的上涨行情中,国防军工、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涨幅居前。而恒生指数同样表现出色,在7、8月份上涨7.76%。而港股市场一些股价极低、交易极不活跃的“僵尸股”也有所动作。
实际上,在“沪港通”消息公布之后的近3个月里,市场对此反应都还比较冷淡。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宗新认为,沪港通的消息发布之后,投资者层面表现出明显的“内冷外热”的现象。“国内投资者刚开始对此并不够热衷,反而是国外投资者在积极寻求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
此前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上海峰会”上表示,从长期来讲,港股更具有估值优势,可能形成资金流出效应。“但短期来看,香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市场兴趣更大,对行情或有一定支撑”。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将“沪港通”比作“资本市场的自贸区”。她指出,“沪港通”对市场的影响不仅仅是两地股价的趋于一致,对于A股来说,更是一种倒逼的机制,将促进A股在交易制度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而张宗新则认为,在“沪港通”正式开通之后,将有大量的海外资本通过这一渠道流入中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通过加入MSCI指数,A股将被纳入全球投资者的视野,这对于A股的长远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宗禾)
沪港通渐近股民如何调整心态
深圳特区报讯 “沪港通”规则体系已经完备,并不意味着“沪港通”就此一帆风顺。对于有意参与港股通的内地投资者而言,必要的资金准备和心态调适同样十分重要。
根据香港证监会的要求,试点初期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以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26日发布的《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管理指引》也对此予以明确。
这一“门槛”将绝大多数内地个人投资者挡在了“门外”,甚至一度引发对于公平的质疑。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沪港通”试点初期针对投资者资质提出一定的要求有其合理性。内地市场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业务也采取了相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义相表示,沪港两地市场存在诸多差异,许多内地市场的投资逻辑在香港市场可能并不适用。他提醒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时需关注多方面的风险。
首先是企业经营情况与投资风险。林义相表示,境内个人投资者对香港上市公司的了解和理解存在着天然的劣势,内地“炒差”的逻辑在香港市场通常不适用。其次,与A股相比,港股通标的股票成交金额、换手率均偏低,12%的个股日均换手率不到0.1%。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需特别关注其成交量、换手率等流动性指标,如果大量买进不活跃的股票,可能面临长期无人接盘的窘境。此外,香港股市无单日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设计,以及成熟的做空机制,都可能令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的内地投资者面临较大的投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沪港通”有助于推动中国内地股市交易机制和市场文化与国际接轨。就短期而言,参与港股通的内地投资者仍需经历一个调适心态、调整投资习惯的艰难过程。(据新华社电)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