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根“魔棒”折射大师传奇人生(附照片)
- 发布时间:2014-09-25 05:32:21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美国指挥家詹姆斯·莱文曾经说:“对于指挥来说,指挥棒就是他们最重要的乐器。”而对于乐迷来说,近距离见到这个世界上最知名的指挥家们用过的指挥棒,无疑也将获得令人感动的艺术体验。
昨天,一个名为“魔棒传奇”的指挥棒珍藏展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开幕。90根指挥棒来自富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瓦尔特、卡拉扬、伯恩斯坦、阿巴多等几代指挥巨擘,而最早的一根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使用者已经无从查考。
展览将一直延续到年底,每天10点到下午5点向市民免费开放。
最珍贵:阿巴多
此次的大部分展品,来自2001年去世的银行家威廉·诺伊施塔特的收藏。作为一个资深乐迷,诺伊施塔特喜欢边欣赏音乐边对着扬声器指挥。有一次他突发奇想,给伯恩斯坦写了一封信:伯恩斯坦先生,我拥有您所有的唱片,可是我还想要一根您的指挥棒。这样我在听您的唱片时就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您。出乎他的意料,伯恩斯坦竟然答应了。
毫无疑问,所有的展品都是珍品。不过克劳迪奥·阿巴多使用过的那根被很多人视为最有价值的——当诺伊施塔特向他提出收藏请求后他回复说,自己只有一根指挥棒,用了足足15年。不过米兰的斯卡拉剧院会给他一根新的指挥棒,等新指挥棒到手之后,他愿意把原先那根赠送给诺伊施塔特。几年后,诺伊施塔特拥有了阿巴多使用过的第一根指挥棒,在先前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他的很多重要录音都是在这根指挥棒的伴随下完成的。
最传奇:黄贻钧
指挥棒最早出现在1594年,为修女讴歌时使用,看上去更像打磨光滑的木质手杖。而现代人所熟悉的指挥棒,大约出现在1820年,由德国指挥家路易斯·施波尔率先尝试。尽管指挥棒的作用在于帮助指挥打拍子、处理乐句和提醒不同乐器吹奏的时间及表情,但是对于很多热爱音乐的人来说,每一根大师使用过的指挥棒都会激起亲密的情绪,仿佛它们还留有余温,承载着大师的灵魂。难怪上交音乐总监余隆会说:“第一次看到这些展品时,我眼泪差一点流下来。”
在这些展品中,最有传奇性的当属黄贻钧在1981年指挥柏林爱乐时使用的那根。诺伊施塔特去世后,作曲家、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阿尔图罗·奎利亚尔买下全部藏品,但其中一根始终无法辨认出其拥有者。他唯一所能确定的,只是那支指挥棒来自中国,因为棒上刻有中文名字。本月初,当为布展事宜来到上交新厅80米互动长廊时,阿尔图罗在一张照片的文字说明前停下脚步。得知照片上是新中国第一位指挥家黄贻钧之后,他立即让远在瑞士的家人拍了那根神秘指挥棒的照片传至上海。这根指挥棒终于在海外飘荡30余载后,找到了曾经的主人。
最个性:卡拉扬
为了便于使用,指挥棒一般用木头、玻璃钢或碳纤维制成,在较粗的那端还会包裹上橡胶,以便手持。许多大指挥家都对指挥棒格外讲究,甚至是“挑剔”,从长度、强度、颜色、弹性、均衡度到重心,都必须符合他们的习惯。
可以说,每一根指挥棒都是私密的,透露着指挥家的个性和习惯。也正因为如此,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本次展出的指挥棒,几乎没有两根是一模一样的。托斯卡尼尼喜欢重的,所以他用过的指挥棒比较粗大;富特文格勒的指挥棒就比较细一些。梅纽因的指挥棒没有手柄,上下一样粗,因为小提琴演奏出身的他执棒手势比较特别;埃梅里希·卡尔曼的指挥棒上绑着一支铅笔,身为作曲家,他总喜欢在乐谱上写点什么。当然,最有个性的非卡拉扬莫属,他的指挥棒比别人的短了一截——在某次指挥时盛怒之下咬断的。本报记者邵岭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