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访: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何受海外市场追捧?

  • 发布时间:2014-09-24 17:1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4日讯(记者 张晶雪) 近两年,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越来越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开始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的关注。那么,什么样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能够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与追捧呢?近日,三位参加2014年中国当代作品译介研修对接计划的嘉宾做客中国经济网品牌视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时表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进入欧美图书市场需要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情趣。>>>>>>>>>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三位嘉宾做客中国经济网品牌视频访谈节目《文化名人访》

  西方读者更偏好反思批判类作品

  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桑宜川谈到,欧美国家的读者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阅读的习惯,所以首先要考虑作品的便携性。其次,在外观设计上需要符合西方的审美,可以引起共鸣。在内容方面,西方读者对有关中国的近现当代历史文化中的一些大事件感兴趣。美国红杉林杂志总编辑吕红补充到,西方读者更偏好反思类,带有批判色彩的作品,希望通过一个大的事件来关注中国的发展变化。其次,西方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也十分感兴趣。

  德国应用语言大学教授吴漠汀介绍,在欧洲,有三类中国现当代作品受到读者欢迎。第一类是如张爱玲、余华、莫言等著名作家的作品,这类作品可以说是世界文学,适合全球读者口味。第二类是介绍中国特色的,近现代发展情况的作品。第三类是刻画中国现代社会某种现象的作品,如韩寒等。

  译者需全面了解中国文化

  翻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甚至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就表示,他获奖离不开各国翻译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性的文学”。对此,德国应用语言大学教授吴漠汀表示,让中国作家写作时考虑到全球读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正确的。他认为,中国文学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作家有自己的想法。首先应该让作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然后再考虑到翻译问题。

  同时,吴漠汀也谈到了翻译的困难之处。他说,中国文学中经常提到的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的方言等,对译者来说真的很难。但是,只要找到相通的表达方式,就没有翻译不了的作品。他对译者提出几个要求。第一,需要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最好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第二,如果是当代作品,可以与作家见面讨论,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第三,同时熟悉中文和本国语言,这是最基本的。

  西方国家版权意识强

  谈到国外的版权状况,桑宜川表示,欧美国家版权制度非常完善。主要的西方国家共同构成了一种价值体系,达成共识,遵守国际惯例。一旦出现版权问题,作者或者出版社会委托律师去解决纠纷。吕红也表示,美国人的版权意识非常强,加之法律规定对盗版者的处罚非常重,所以很少发生盗版事件。

  文化输出要顺其自然

  吴漠汀在谈到中国文化“走出去”时表示,中国的文化输出要顺其自然,切勿急功近利。他认为,文化传播,只需要向读者介绍,然后由读者自己决定是否喜欢。这种轻松的形式更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将大量的中国作品翻译出版到海外,成功与否很难预知,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同时,吴漠汀还提到,在输出中国文化时,只需把文化作品的核心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并非要把作品整体照搬。他用迪士尼公司拍摄的电影《花木兰》举例。迪士尼用西方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然后,很多中国的游戏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以花木兰为人物角色的小游戏,这些游戏就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故事。很多美国人可能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故事,但是他们喜欢玩这个游戏,在玩游戏的同时,无意识的就接触到了中国文化。这种用一个人物或故事来传达一种文化的形式更加有效。将来可以把更多的故事翻译出来,把更多样的文化产品出口到西方的国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