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3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遭遇行业整体萎缩 惠而浦吞合肥三洋未必好

  • 发布时间:2014-09-23 09:4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随着合肥三洋宣布嫁入惠而浦门下,日本三洋电机正式退出中国白电市常家电产业观察人士梁振鹏向记者指出,“与此前日本、韩国、法国家电并购热背景不同,这次的并购是家电行业整体收缩的一种表现。”言下之意,惠而浦与合肥三洋在“蜜月”之后,仍将共同面对一条坎坷路。

  三洋败退

  根据合肥三洋公告,美国家电品牌惠而浦收购公司51%股权事宜终获证监会核准。而早在2013年8 月,合肥三洋就宣称,惠而浦将通过股票协议转让和认购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合肥三洋51%股票,涉及金额33.82亿元。历时一年后,这桩收购终于 得到安徽省国资委、商务部反垄断局、证监会等主管部门审核通过。

  “合肥三洋其实是日本三洋公司仅剩的最大价值品牌。”梁振鹏告诉记者,日本三洋早已盘算退出白电市常

  2011年10月18日,海尔集团与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宣布就海尔并购三洋白色家电业务达成最终协议。根据协议,三洋将把日本本土包括洗衣机、家用冰箱业务以及东南亚4国的白色家电业务共计9家全资或合资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海尔。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老牌家电企业,日本三洋急退出白电市场,是否意味着这个市场的衰败?从整个产业的数据来看,行业的内销略显低迷。合肥三洋的情况相对不乐观。

  沪上一家券商家电行业研究员指出,合肥三洋上半年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5元。从单季上看,今年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8.1%,至11.66亿元;净利润为7470万元,同比下滑13.9%,均差于第一季度的表现。

  欧美角力

  相比日本三洋的退却,欧美企业却积极在全球展开并购。比如,这次并购合肥三洋的正是美国白电品牌惠而浦。

  惠而浦一位渠道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中国发展的10年期间并不尽如人意,去年亏损1249万元。为什么要并购合肥三洋?据悉,原因主要就是惠而浦看中合肥三洋的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三洋去年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合肥市国有资产控股有限公司通知,拟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自2013年5月14日开市起停牌。当时惠而浦或伊莱克斯被认为是可能的目标。伊莱克斯总部在瑞典,是厨房和清洁领域家电产品的市场有力竞争者,在美国家电市场仅次于惠而浦。

  据悉,两个月前,惠而浦收购意大利最大的家电制造商Indesit(意黛喜)60%的股权,从而使其在欧洲的业务扩张了1倍。伊莱克斯也不示弱,近日获得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家电业务,扩充了北美市场的占有率。

  记者注意到,在与惠而浦完成交易后,合肥三洋将手握“惠而浦”、“帝度”、“荣事达”、 “三洋”四个品牌。而此前,“惠而浦”、“帝度”、“荣事达”都涉及洗衣机,均不敌海尔、美的。上述惠而浦人士表示,“日本三洋由于本身业务转型而脱手白 电,但对惠而浦来说,‘三洋’商标仍然是知名度较广,渠道和市场上都有前景。”

  合肥三洋证券部人士证实,虽然合肥荣事达与三洋电机正式“分手”,但在今年9月9日,两家签订了“三洋”商标的授权许可延期协议,洗衣机、微波炉等厨房用具上还将继续使用“三洋”商标。

  白电萎缩?

  往年全球白色家电并购热,是因为这个行业利润高,前景好。梁振鹏告诉《金证券》记者,现阶段欧美白色家电行业出现的并购行动,实质是家电行业整体收缩的一种表现。

  他说,家电行业不像快消品市场,一台电器自购买后可能10年以上不会进行更新,生产企业要想在销售 上获得增量,非常困难。此外,整体市场利润率都在不断下滑,因此不少企业将家电业务从主体中剥离、出售,转向B2B业务发展,才引发此轮并购潮。比如,西 门子家电业务占其营业额的比例不断下降;飞利浦在医疗、照明领域愈发强势。

  欧美并购潮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影响并不会很大,但是对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增大。梁振鹏告诉记者,像伊莱克斯收购了美国通用电气旗下的家电业务,这使得伊莱克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类似行为增多后,中国品牌的生产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想获 得国际认可更加困难。

  至于欧美公司对国内企业的并购,只是其全球化战略布局之一。那么,惠而浦吞下合肥三洋后,后者是否能出现运营上的“逆袭”? 梁振鹏觉得,还要看合肥三洋旗下品牌如何重新整合,在白色家电行业销售市场整体萎缩的趋势下,这条路并不好走。

惠而浦(600983) 详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