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钮文新:央行应降准而不是实施SLF操作

  • 发布时间:2014-09-23 09:49:0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钮文新

  9月16日有消息说,央行在当日收盘之后,对五大商业银行实施5000亿SLF(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分析说,其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这一信息尚未获得央行肯定或否定,但笔者认为,真实的概率很高。

  与降准0.5个百分点相比,5000亿SLF操作当然是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也大体相当,但性质依然存在差异。第一是期限差异,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是长期的,而SLF是短期的。第二是指向差异,降准属于无特定指向的基础货币投放,而SLF是有指向的,它投向特定金融机构。第三是主动与被动的差异,降准是央行主动性调控,而SLF则属于被动型投放,它是商业银行主动申请的结果。第四是抵押差异,降准属于无抵押货币投放,而申请SLF的金融机构必须提供央行认可的抵押物。第五是成本差异,降准对商业银行而言成本仅仅是法定存准利率1.89%,但SLF属于抵押贷款,利率由央行和商业银行商定,商业银行向央行支付的借贷利率恐怕会远高于1.89%。第六是透明度差异,降准必须公开,但SLF不一定公开。

  基于上述差异,除了都属于货币投放之外,不能简单地把SLF类同于降准。也正因为上述差异,央行应当降准而不是SLF操作。原因如下:

  第一,商业银行缺乏的是长期流动性。如果央行所投放的资金性质都是短期性质,那客观上就是变相紧缩。就算央行保障市场商业金融机构短线资金需求,但对商业银行而言,必定走向存贷款期限的错配,同时迫使商业信贷短期化。这不仅会放大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同时也会阻碍政府项目目标的实现。

  第二,央行认为,法定存准率的不断提高,是为了对冲央行的外汇占款。如果这一说法切实,那央行购汇同时提高存准率,这还算是“锁长放长”,放与收的资金性质还算匹配。但现在,外汇市场购汇义务多由商业银行完成,锁定的是长线资金,而所能获得的都是央行投放的短期资金,这对商业银行而言,付出与获得的资金性质错位。

  第三,由于央行构建了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基准利率双轨制”,它为货币投机留下了很大的利差空间,这使得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爆炸式膨胀,从而大幅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存款稳定性,而且长线资金越来越少,迫使商业银行加大资金流动速度,加大杠杆率。

  基于上述原因,央行只有降准才可以弥补商业银行流失越来越多的长线资金,只有降准才能让商业银行更好地在外汇市场发挥做市商的作用,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只有降准,中国的经济风险才可能降低。

  目前,中国28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发行,有22万亿元被央行锁定。商业银行、实体经济不得不通过放大金融杠杆以满足流动性需求。我们的金融周转速度太快,这对一个以实业为本的国家而言,是不适宜的。

  央行当下最该做的事情是:提高M0,抑制M2,这才是去杠杆操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股权融资比例,而这又有赖于货币政策的积极配合。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