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上万亿资金投向川内银行理财

  • 发布时间:2014-09-23 07:35:58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银行接轨利率市场化、个人理财意识增强的双向驱动—— 这段时间,理财市场对“宝宝”们的关注度下降,而银行理财产品却依然“坚挺”,且有越发受到青睐之势。日前,记者在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成都春熙支行看到,众多市民前来咨询、购买该行的自营理财产品,多达38种的产品满足了各个层面投资者的需求。

  此种状况只是全川银行理财市场的一个缩影。据四川银监局最新统计,2014年上半年,四川银行业机构销售理财产品16871款,销售金额达10972.98亿元。

  四川银监局相关人士预测,随着未来我国经济改革向前推进,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长,居民理财意识不断增强,银行理财产品在居民投资中的地位会进一步上升,这也将对银行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报记者 张学文

  银行方

  利率市场化到来前的预演

  不仅仅是工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情况良好,记者在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锦江支行营业厅了解到,该行近期推出了6种理财产品,反响都很不错。其他多家银行,情况也很类似。

  数据可以为证,2014年上半年,四川银行业机构累计销售理财产品16871款,销售金额达10972.98亿元。截至6月末,存续9508只,账面余额3123.72亿元。

  为什么会有上万亿元投向银行理财?

  光大银行成都分行零售业务部财富中心主任李旻分析说,银行推出大量理财产品的重要原因是为了适应逐步逼近的利率市场化。因浮动的收益率与利率放开后的差异存款利率相似,理财产品被许多银行作为过渡产品,以测试自身的承受能力。银行推出大量理财产品,可以被看做是利率市场化到来之前存款利率变化的一种预演。

  一大型国有控股银行相关人士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在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深化过程中,银企双方的财务约束都将进一步加强,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销售理财产品既是对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一种变革,也成为银行增加盈利的一种方式。

  投资方

  期限灵活+收益不错

  供给方有冲动,需求方也嗅到其中的利益。

  中国工商银行一客户经理表示,在利率市场化探索过程中,银行机构推出的高回报理财产品被部分嗅觉灵敏的投资者捕捉到,在他们的带动下,一大批有理财欲望的市民加入银行理财大军。

  成都居民洪枚就钟情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她表示,“自己工作多年,渐渐有了积蓄,但炒股啥子的怕亏本,在银行里存定期又觉得不划算,于是选择了购买期限灵活,而且收益还不错的银行理财产品。买了5年多了,对我来说挺合适。”

  洪枚的话,也在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锦江支行营业厅得到验证。记者看到,这里销售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最长的一款为365天,属非保本浮动收益型,预计年化收益为5.6%。而该行实际执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3.3%。购买理财产品比同期存款高出两个多百分点。另外,投资期限相对灵活,短至35天、60天,最长也不过一年。

  专家说

  适合稳健、保守型投资者购买

  那么,银行理财产品是否适合所有投资者购买呢?

  李旻表示,银行理财产品不适合在短期内追求资金翻倍的投资者,即使产品预计年化收益6%,要翻倍也需要12年。简单地说,银行理财产品适合短期内有闲钱,追求比储蓄相对高的回报,且承受风险较低的人,即稳健、保守型投资者。

  李旻提醒,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提前做足功课。部分市民对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误解,以为此类产品就是有收益的储蓄,不存在风险。事实并非如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本质是金融投资产品,虽然较之基金、股票风险较小,但在购买时也应多加注意。首先,参考或预期年化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产品类型,不要盲从;其次,产品的投资方向、募集资金投向决定产品本身风险的大小,需要关注;第三是流动性,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相对较低,客户一般不可提前终止合同或赎回,需要慎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