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千亿海外投资隐忧

  • 发布时间:2014-09-22 09:43: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就会赶上美国。

  “未来我国对外投资仍将处于快速上升时期,2015年对外投资规模可能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9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了中国海外投资的最新情况。

  数据显示,2014年1至8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6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虽然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但在2013年1078.4亿美元的投资流量基础上,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研究所所长梁桂宁预计,到2015年,对外投资流量可以达到1500亿美元。

  自2003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驶入发展的快车道,11年过去了,一方面投资流量屡创新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海外投资企业或项目,在资本能力、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品牌价值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仍存在差距。

   投资规模:

  破千亿美元大关

  中国对外投资项目的存量在GDP当中的份额为7%,“日本是20%,美国、德国是40%”,中国海外投资额度破千亿美元只是一个开始,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就会赶上美国”

  2014年9月9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这是中国直接海外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报告,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排名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存量上升至第11位。对各国投资促进机构的调查表明,中国被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01.7亿美元,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同期对外贸易和吸收外资的增速。截至7月底,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累计实现5782亿美元。

  韦莱国际CEO Tim Wright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坦言,“你在任何一天,拿到报纸的时候,你肯定都会看到关于中国海外投资的报道。我们预测,2014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将会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对华的直接投资。”

  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海外投资规模最大,高达3383.02亿美元。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研究所所长梁桂宁预计,到2015年,对外投资额度可以达到1500亿美元。至于何时能赶上美国的海外投资规模,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保守估计,202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就会赶上美国。

  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投资项目的存量在GDP当中的份额为7%,“日本是20%,美国、德国是40%,”Tim Wright认为,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还有更多的潜力有待开发。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葛顺奇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截至去年年底,中国企业累计对外投资是6600亿美元,其中有1.5万个企业对外投资了两万多个项目,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投资偏好:

  70%左右在亚洲地区

  排在第二位的是在拉美地区,其中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的投资相当多。对美国的投资排在第三位。行业分布上,租赁和商业服务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一直是排在投资前列。第二个是采矿业。近些年,金融业投资变得更活跃

  中国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是1998年,经过初期的摸索,于2002年开始,对外投资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无不把国际化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不管是要素的全球利用,还是生产环节的全球布局,都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向。“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他们的跨国指数在60%左右,而且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比例在增长,也就是说最好的公司,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也在继续国际化成长。”葛顺奇认为,随着国家竞争力、经济的发展,企业优势的增强,中国的对外投资是一个井喷式的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后。

  2005年,中国海外投资规模首次突破100亿美元,2005年-2013年,投资规模增长接近10倍。

  “从行业结构上看,租赁和商业服务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一直是排在投资前列。第二个是采矿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金融业的海外投资活跃度也增加了。”梁桂宁认为,“亚洲,尤其是亚洲周边的地区,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多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有70%左右是在亚洲地区。排在第二位的是在拉美地区,其中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的投资相当多。对美国的投资排在第三位。随着中国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以及中国企业在应对进入发达国家的一些挑战下,中国比较自信地拓展了在发达地区的投资。”

  在梁桂宁看来,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规模快速增大,行业分布优化,市场的分布也在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外投资的形式也是多样化。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形式,如绿地投资、通过承包工程带动投资、或者通过援外技术支持带动经济上的合作等,现在逐步扩展到了包括跨国并购和其他的形式的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最近几年不断增大,同时对东道国的贡献比较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9月6日,商务部发布新修订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规定除对中国企业在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投资实行核准管理外,其余均实行备案。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王旭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缩小了核准的范围,缩短了核准的实现,进一步提高了境外投资便利化的水平,这将有效地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迈出更大的步伐。

  投资收益:

  四大因素定多寡

  生产成本、税收政策、汇率政策以及政治风险是决定海外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其中,各个国家的税收风险差别较大,制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企业的税后利润是不一样的

  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增长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已经创出了10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1000亿美元要带来多少投资回报?

  詹清荣,跨国财税管理专家,他对记者说,“中石油是从1993年到现在走了21年头了,税务筹划一直都是我做的”。

  “影响跨国企业的几大因素,一个是生产成本,第二个是税收,第三个是汇率,第四个因素是政治风险。”他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单从税收成本看,各国政策不一,导致的投资利润的分配也会完全不同。比如说中国,有10亿元的利润,有7亿元可以分配。国外不一样,比如说税前利润10亿元,哈萨克斯坦20%的所得税交完剩下8亿元,还有大概分几种情况的税,有协定的10%,没有协定的15%,避税的20%,再加上超额利润税,有7亿元左右可以拿到中国进行分配,但是如果到委内瑞拉投资,石油企业所得税高达50%,也就是说10亿元,顶多可以分配一半,再加上股息税顶多4亿元能回来就不错了;法国更惨,避税分红,现在最高的股息税打击避税,要交75%,10亿元避税一下,剩下2亿多元了。所以,只有真正把这些问题解决了,才是你的现金流了。各个国家的税收风险不一样的,制度不一样,所以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

   投资缺陷:

  非国有经济占比不足

  2013年中国海外投资的存量中,国有企业投资占55%,且偏好跨国并购,而规模较大的跨国并购大多采取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绕道并购。从资金来源看,中国企业对外并购更多地使用自有资金,金融杠杆手段利用不足

  在规模快速提升和迎来政策红利释放的同时,中国海外投资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投资主体集中于国企,其偏向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

  “2013年中国海外投资的存量中,国有企业仍然是占半壁江山,占55%,非国有经济占比不到一半。”商务部合作司副司长方蔚认为,这意味着在结构层面,政府决策的投资和国企的投资仍然占据很大比例,企业海外投资的主体地位仍需进一步确立。

  对外投资主要是两种投资,一个是新建投资,一个是跨国并购。跨国并购一直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之一。2004年-2013年,跨国并购交易总额2266.5亿美元。

  葛顺奇做了一个统计,2012年和2013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多达858个。“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型跨国并购19起,合计交易额582.8亿美元,占同期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60%。收购主体央企17家,地方国企2家”,“并购渠道选择上,一种是母公司直接并购,另一种是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孙公司实施并购。2012年-2013年,直接并购占交易项目数的45.1%,交易金额的25.8%;通过境外子公司的并购占项目总数的54.9%,占交易金额的74.2%,规模较大的跨国并购大多采取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绕道并购。”

  其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杠杠使用不多。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资金来源上,50%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境内银行贷款约为15%,境外融资占35%。例如2012年-2013年,对外并购交易总额717亿美元,其中,企业自有资金380亿美元,占53%。葛顺奇认为,“资金来源应包括企业自有资金、国内银行贷款、境外融资和其他。目前中国企业对外并购金融杠杆利用不足。”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外资刚进中国的时候,有独资、合作、合资的方式,合资占80%的比例,但是,中国进入海外市场的时候,独资占比52%,绝对控股占24%,股权在50%以上将近78%,也就是说中国的企业对外并购往往是一下子取得控股地位。”

  葛顺奇坦言,“中国的对外投资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走出去的心态比较急,投资目标不够清晰,区位选择缺乏科学评估,投资国优惠政策享用不够,并购后对投资企业实际控制力较弱,过分依赖中介公司,过度夸大美国安全审查的影响等”,“中国的企业在管理、走出去的便利化措施,在服务提供、融资、激励措施、优惠政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投资优化:

  税收法律风险防范

  企业对外投资所处的环境、法律、文化,母国和东道国,国内外是极其不同的。企业对外投资的前提首先是一个风险防控的问题,对这些可控的、不可控的,对称的、不对称的信息都要了解

  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以后面临各类风险,有一些是中国企业熟悉的,有一些并不熟悉。韦莱中国董事总经理马波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如何去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是否成功。特别是税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尤其重要。

  “税务风险控制是提高跨国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必须有可控指标,税务风险控制的效益可以达到营业收入的1%-3%,甚至是达到10%以上。”詹清荣强调,做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一个超前的税收筹划,要准备好6个环节。

  第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法律背景和税务背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情况各不一样,转型国家是由计划体制变过来,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还有一个发达国家用OECD版本,税收不一样,阿拉伯国家用联合国的范本,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厄瓜多尔,发现我们国家的项目税前可以列支利息成本,正常的利息可以进成本的,包括银行利息什么的,但是这个国家原来可以,现在不行了。所以说税收不行,差别就很大。”

  第二,对各国的税制要分析透。有一些国家是单行法规,有一些国家是需要议会通过。比如说哈萨克斯坦,他只有议会通过了才算法律,打官司也是这样,中国不一样,中国只有三部法律通过人大,其他都是财务部,税务总局颁布一下就可以了,各个国家不一样,很多是判例法。

  第三,税收成本的测算要准确。

  第四,税前成本的列支管理。因为语言不一样,申报的程序不一样,税法内容不一样,海外投资在这个环节应特别注意。

  第五,保险费用列支与转让定价。保险费用列支要符合当地的保险监管要求。转让定价是一个很大的学问,账必须做得很严谨,支持文件也是要很严谨,另外必须经得起当地法规几年以后的检查。

  最后一个环节是,境外所得回国的抵免。

  韦莱风险管理董事总经理Kevin Snowdon认为,在法律诉讼方面,建议跟当地的法律人士一起来合作进行法律风险的审核和转移。在西方国家监管人员监管得非常严格,有的时候会影响到总统的决策。在西方国家监管的风险很大,虽然有的时候没有办法,或者是说很难去管理,但是我们要尽量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金融危机后,很多的房地产公司给我打来电话,要投资这个,要投资那个,实际上这个业务和他的房地产根本没有任何的关联,他说我有钱,我就是想投资。”梁桂宁告诉记者,“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开展对外投资,公司内部的风险防控是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风险,包括对投资环境的了解和理解,以及人员的管理和产业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