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泡桂岭红 几多脱贫梦

  • 发布时间:2014-09-18 08:35:23  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最近,柘荣县富溪镇岭后村秋茶开采。待加工后,这些茶叶将被打上自主品牌“桂岭红”,进入柘荣、福州乃至北京、东北等地的茶叶市场。

  岭后村地处偏远,是一处“挂”在山坡半壁上的小山村,地势陡峭、土地贫瘠,种田效益极低,自然条件与生产生活环境并不好。2002年,岭后村被宁德市列入首批扶贫开发重点村。

  后来,经土地流转,由泽晖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统一管理的漫山茶叶,寄托着岭后村数十年来的脱贫梦想……

  从失败中走来

  岭后村从未停止过脱贫求索,但遇到过一些挫折。

  “上世纪80年代,村集体办起水电厂,可引进的设备比较落后,加上水源不大,产能跟不上。”村支书林良尧介绍,“上世纪90年代,村里又办了集体茶场,但因体制不活、管理不善等,以亏损告终。”

  2000年,林良尧当选村主任。包括他在内的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开始发动群众种植速生林和黄栀子。可惜,速生林因引进的苗木不适合当地实际,种植失败;黄栀子倒是种植成功了,却遭遇市场整体低迷,没能给村子带来收益。

  2002年,岭后村被宁德市列入首批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2003年,林良尧上任村支书时,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仅2000多元,村集体负债4万多元。

  “当时,最重要的是为发展打基础。”林良尧回忆说,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输血”资金及宁德市领导挂钩帮扶,2004-2007年,村里完成多项基础设施建设,如通电、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建防洪沟、村道硬化等,“总共花了40多万元”。

  2006年起,村干部经市场调研,认为茶叶市场比较稳定,且村里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便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叶。“村里对茶苗补助一半。”林良尧说,“所有资金,全是村里‘化缘’来的。”

  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700多元,村集体也基本还清历史欠账。

  然而,林良尧又遇到新问题:“村里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土地抛荒。留下来的多为上了年纪的村民,在分散种植、缺乏示范的背景下,茶叶新品种、管理新技术很难推广。”

  钱与地的破题

  能不能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茶叶的规模化、标准化经营?

  2008年,岭后村被宁德市扶贫协会确定为扶贫开发挂钩试点村。得知林良尧的设想,扶贫协会会长余上富给出建议:“能不能引进乡贤,成立公司,把土地流转到公司统一经营?”

  林良尧第一时间想到林龙生。林龙生,岭后村人,福建晟宝龙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龙生回馈家乡意愿强烈,想捐点款,改善基础设施。”林良尧说。

  在与镇村干部交流后,林龙生决定改捐款为投资,投入150万元成立泽晖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茶业。公司总经理由林良尧担任,同时由股民选举出4名在该村有一定威望的入股大户担任董事,负责监督公司财务、参与公司管理,从而形成乡贤能人领头、村民能人参与的企业管理机构。(下转第3版)

  本组报道由本报记者 朱海华 郑晓强 通讯员 潘文书采写

  (上接第1版)

  “公益性捐款,捐二三十万元了不得,而生产性投资一下拉来150万元,这就是市场的力量。”林良尧说,“这下,钱与地的问题都解决了。”

  岭后村优先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每亩地均为20股,分两种情况:农户入股的是山垄田,每亩折成6股,公司投入资金占14股;农户入股的是农地(大多为抛荒山地),每亩折成3股,公司投入资金占17股。产生效益后,先预留20%作公益事业基金,农民和公司再按比例分红。

  部分村民担心经营风险,不愿入股,公司就向其租赁土地;有个别村民想留着土地自己发展生产,公司就将租赁来的地块,在群众自愿的情况下予以置换,创造连片经营的条件。

  目前,岭后村121户村民有102户参与流转土地,面积达1330亩。其中,入股995亩,租赁、置换土地335亩。流转来的土地,主要种植茶叶,部分用于发展毛竹和油茶等。

  迎来历史拐点

  土地流转后,泽晖公司拥有了全县规模最大的连片生态茶园,种上金观音、金牡丹、紫玫瑰等高优茶叶新品种,并发动村民养羊,利用羊粪和菜籽饼进行混合,为茶园提供基肥。

  一开始,公司将茶青直接卖给外地品牌茶企。林良尧算了一笔账:加工一公斤毛茶约需9公斤茶青,9公斤茶青只卖1800多元,而一公斤毛茶卖2600-3000元,精深加工的品牌茶叶能卖到4000元左右。

  “为什么要把利润的大头让给别人赚呢?”林良尧说。

  于是,2010年起,泽晖公司开始建厂房、买设备,并请武夷山、安溪的制茶师傅上门指导,提高茶叶生产工艺水平和茶叶品质。2011年,公司注册“桂岭红”品牌。去年,公司茶叶获省农业厅授予的省名茶奖、省优质茶奖。

  去年,公司年产值达1910万元。公司赚钱了,村民呢?

  今年33岁的林国宝,从小在贫困中成长。作为长子的他,读完初一就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长期在外,自家的土地也慢慢荒芜。后来,他和家人以17亩土地入股泽晖公司,另出租3.5亩土地,去年入股分红和租金收入分别为1300多元、980元。2011年底起,他还到泽晖公司上班,身兼两职:开车载送村民到公司在外乡的茶叶基地耕作;参与茶园管理。“光工资,我一年能从公司领到3.6万元,与在外打工的收入差不多,还可照顾到家里的老母亲。”

  有分红、租金,以及帮泽晖公司采茶、打工,岭后村民收入首次有了稳定、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2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00多元,村集体收入也达到3.6万元。

  “岭后村终于迎来摆脱贫困的历史拐点。”林良尧满怀憧憬,“依托连片大规模茶园,接下来,我们打算以茶园观光、采茶体验为卖点,将旅游和茶产业结合起来,继续开拓增收渠道。”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