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生态”推助县域经济发展
- 发布时间:2014-09-15 14:31:40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阿里巴巴集团为IPO进行的路演,在全球资本圈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外界普遍认为将以千亿美金估值上市的阿里巴巴,不仅自身体量巨大,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它给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空前的。
这家自称是在以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的电子商务巨头,把数字经济的密码带给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并让他们的命运在这里发生了扭转。
电子商务改变农民务工方式
27岁的河北农民黄建桥,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销售箱包的网店,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7年前跟随父母出门打工时,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份司机的工作。工资是月薪600元。
在网吧上网时的偶然发现,让黄建桥走上了开网店之路。“一开始一天能卖几个包,一个包赚几块钱,一天能赚几十块钱。”黄建桥回忆说,当时他所在的地区大概只有六七家网店,这些第一批做网店的人生活改善后,很快带动了其他人也来参与。
“现在电子商务渠道销售的箱包的比例越来越大,线下的生意也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线上很好。现在我们老家包括周边的县市,能看到很多大爷大妈从农田回来下单的现象。”
黄建桥所说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农村都同样发生着。因为起步门槛低,在一些先行者的带领下,不少农民专职在网上开起了店,一些地方还因此出现了专业的“淘宝村”。
按照阿里巴巴的定义,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村庄才能被叫做“淘宝村”。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湾头村便是其中之一,全村1700户人家,将近三分之一的人家里在做淘宝,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的店家就有二三十家,全村草编柳生产产值超过了1个亿,其中60%通过淘宝网销售。“村里开淘宝店开得比较好的都在博兴县城置了房,买了车。”湾头村的安会计说。
阿里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已经发现了类似的淘宝村20个。截止到2012年,仅在阿里巴巴的中国零售平台淘宝、天猫上注册在农村的网店数就超过了160万个。
在种地和打工之外,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因此找到了一条新的增加收入的渠道。其中,不少经营网店的农民来自贫穷的偏远省份,他们所在的地区往往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阿里巴巴带来的数字技术让他们第一次可以这么便利、低成本地面对外面的市场。
县域经济带动地方产业链
阿里巴巴带给农民的数字技术红利也引起了政府的兴趣,各地发展农村电商的热情普遍高涨,官员们办起了专门的农村电商培训班,教授农民如何利用互联网把东西更好地卖出去。同时,把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组织起来,进驻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在淘宝网上,各地争相开出了拥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地方馆。
截至2014年5月,淘宝网特色中国已正式开通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各级地方馆34个,其中,内地开通的地方馆是33个。另有几十个地方已经向淘宝特色中国团队正式提交了申办材料,排着队等待开通。
大量农民在类似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淘金”,也让一些敏锐的观察家看到了农村经济转型和城镇化的全新方向。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汪向东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到了由城市向农村拓展和在农村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助力包括‘三农’、扶贫、民生、经济发展与转型、城镇化等经济社会主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微报告显示,2013年电子商务百佳县有一半跟国家统计局评选的经济百强县重合,这说明原来的经济强县在电子商务领域继续领跑。
阿里巴巴副总裁叶朋指出,2003到2013年十年间,我国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2003到2005年的起步阶段,县域网商数量少、增长缓慢;2006-2009年的小规模增长阶段,县域网商每年新增规模扩大,增长提速;2010年至今的规模化扩张阶段,县域网商每年新增规模明显增长。县域网商在这三个阶段的数量分别从万级提升到十万级,再到百万级,正好和淘宝网的发展阶段大体一致。报告分析称,近年来,县域电商已从以江浙代表的华东“单一区域增长”为主,转向华东、华北、华南、华中“多极增长”新阶段。从2010年开始,江浙网商虽然仍然保持快速增长,但比例合计占比首次跌破50%,同期华北、华南地区增长尤其明显。2013年三区域合计占比接近30%,其中河北、广东、河南分别是三个区域的主要增长来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阿里巴巴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它实现了多少线上交易额、拥有多大的用户规模,而是它巨大的社会价值,包括解决数以百万计的社会就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成就了形态多样的电子商务服务业等,阿里巴巴很好地阐释了“社会型企业”(Social Business)的含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