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用行走的方式重温

  • 发布时间:2014-09-15 04:33:35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来到兰州,吃了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才真正感受到它背后的味道、历史,还有兰州人的精神。”

  “从舞台灯光到舞蹈表演,《大梦敦煌》的专业程度不亚于百老汇的制作水平,更大大优于在香港进行的歌舞表演。”

  “若非亲眼所见,我想我不会相信在甘南这样的地方会有这样的草原。”

  ……

  这一句句发自内心、充满情感的肺腑之言,来自香港20名传媒学子采写的、刊载于香港《大公报》8月份的系列报道。

  这些报道刊发后,香港《亚太日报》转发系列报道的全部稿件和图片,新加坡《联合早报》跟踪报道了活动有关情况……

  香港学子缘何千里迢迢来到甘肃,香港媒体缘何如此关注甘肃,他们采写的稿件又缘何引起强烈反响?

  缘起:追随先辈脚步行走西部

  这一切,还得从媒体从业者所熟知的一个人——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说起。

  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他从上海出发沿长江西上,经四川江油、平武、松潘,甘肃岷县等地,两个月后到达兰州;(转3版)

  (接1版)在兰州稍事休整后,范长江又向西深入敦煌、玉门、西宁,向北到临河、五原、包头等地进行采访。

  范长江这次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里的西部之行是一次创举,也是他的成名之举。

  沿途,他写了大量旅行通讯,既真实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又对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宗教、民族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刻的表述。

  难能可贵的是,以文化教育内容范畴见长的范长江首次以写实笔法,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和踪迹倾注笔端,陆续发表于《大公报》。这些带着真情实感的报道一经见报,便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大公报》的发行量也陡增。

  不久,这些通讯被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出版。这本书出版后,一度出现读者抢购潮,“未及一月,初版数千部已售罄,而续购者仍极踊跃。”接着数月,此书又7次再版,一时风行全国。

  范长江西北之行让他一举成名,回到天津后他被《大公报》社聘为正式记者,又接连写出“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百灵庙战后行”“忆西蒙”等著名通讯。

  为纪念范长江,从今年开始,《大公报》启动“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西部行”活动,每年组织一批香港传媒院系学子重走当年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采访之路,为香港学子提供实习、体验、感受和成长的机会。

  这一活动受到香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6月23日,《大公报》借创刊112周年庆典之机举行的“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西部行”授旗仪式上,除《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姜在忠授旗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领导也出席了授旗仪式;唐英年、王敏刚等香港知名人士则给予积极支持。

  这一活动也得到了香港师生的积极响应,许多学生踊跃报名,有的甚至放弃原定的暑期安排。最后,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出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恒生管理学院等7所院校的20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重温:港人视角讲述内地故事

  甘肃曾是范长江当年西北之行走过路段最长、区域最广、写过文章最多的地方;甘肃哈达铺作为决定红军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和长征胜利的“加油站”,也早与《大公报》结下不解之缘……

  将甘肃作为“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西部行”活动的首站,顺理成章。

  8月4日上午,“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西部行”在兰州举行出发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鹏、省委外宣办主任梁和平与大家亲切交谈,为大家鼓劲加油、激发士气。

  此后,这20名香港传媒学子分两组,沿着范长江西行足迹进行采访,亲身体验丝路甘肃的独特魅力,真切感知华夏文明的厚重历史。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青年工作部专门发来贺信,称“范长江行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创举,衷心希望重走范长江之路的香港传媒学子,能够像范长江那样一边行走,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写作,在甘肃之行中收获丰厚的人生体验。

  香港学子不负厚望,历时15天,共采写稿件200余篇,在《大公报》“范长江行动”专栏推出25个整版,集中刊发沿途采访的有关甘肃最为鲜活的报道。

  这些报道以港人视角,讲述内地故事,展现多彩陇原。

  8月8日,在张掖举行的丝绸之路马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上,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交流在实现国家战略方面的重要作用发表讲话,香港学子听得群情激昂,纷纷要求采访连辑部长。

  连辑愉快地接受了采访,一一回答学子提问,虚心接受学子意见。连辑部长的坦诚与务实,给香港学子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联合早报》对此评论说,香港学生就甘肃景点管理不善的问题提问省委宣传部部长连辑,部长不仅没有回避,承认存在的问题,还分析了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收获:亲历甘肃体验陇原巨变

  79年前,范长江眼里的西部经济衰败;79年后,香港学子眼中的西部蒸蒸日上。

  行走在丝路重镇兰州,吃一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正宗牛肉面,听着黄河水车“吱吱呀呀”的“摇篮曲”,看一台经典舞剧《大梦敦煌》……香港学子对兰州有了全新的印象:“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地积极开发新区拉动经济发展,百姓生活悠闲自得。”同时,又不忘思考:“从香港学子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发展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如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大公报》实习记者朱启轩在“兰州人一天从拉面开始”一文中写道:“兰州拉面的面条,由选择面粉到揉搓面团,以至于拉面都大有讲究……这份牛肉面,不单只是一碗简单的牛肉面,而是代表兰州的独特味道;始创于1915年的拉面不仅把历史和现今连接起来,长长的面条,更犹如蔓延万里的丝绸之路,把东西文化连接起来,让外面的人更加熟识兰州!”

  20名香港学子分别沿河西走廊方向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和甘南、陇南方向经临夏、康乐、临潭、卓尼、岷县、宕昌、舟曲、定西两条线路,行走在陇原坚实的黄土地上,亲身感受到甘肃的深厚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抵达临夏时,《大公报》实习记者谭之颖被精美的临夏砖雕所吸引,了解到“临夏砖雕文化已变为体现汉回融合文化的独有艺术风格,让源于汉族的文化图腾呈现在回族的穆斯林建筑和民居中”时有感而发,在“临夏砖雕见证民族融合”一文中写道:“《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当年在临夏采访时,因当地回民与汉人就食水分配问题和种族问题引起不少冲突,采访时,亦受到不少回民的侧目和蔑视。今日,记者再访临夏,回人亲切的笑容、热情的招待,让记者感受到和平之花已在他们心中绽放。”

  参加“香港传媒学子西部行”的学生大多数是香港土生土长的,对内地尤其对西北地区的了解少之又少,在他们的想象中,西北地区很落后也与现代文明离得很远。

  真正踏上陇原这片神奇的土地,给了他们太多的“想不到”。

  《大公报》实习记者黄静怡说:“甘南这个地方之前从未听过,我想象它应该是落后的、荒芜的。来了两天之后,发现人来车往,不是荒芜,反而有点热闹的感觉。”她在“甘南,一片神奇净土”中写道:“虽然农户家颇为简陋,但屋子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高山和草原,对他们来说,可能再平凡不过,对生活在高楼大厦密布的香港学生来说,这些风光根本难以找到。”

  在武威,香港学子惊讶地发现,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武威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

  在张掖,他们发现“千年文物大佛寺保护重原味”;在卓尼,他们对着藏族同胞 “宫廷服饰配牛仔裤”的着装猛按快门;在宕昌,他们看到政府借电子商务致力扶贫;在舟曲,他们看到大妈们在政府广场欢快起舞……

  13天,香港学子看到大漠孤烟的雄浑壮观、看到敦煌飞天的灵动曼妙,吃了兰州拉面、品过葡萄美酒,正如香港城市大学吴涵宇所言:“这片神秘而苍凉的土地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感动。”

  13天,即使每天的行程满满当当,香港学子连甘肃的一半都没走完,就像香港恒生管理学院柳嘉玲寄给朋友的明信片上所写:“有机会请到中国西部一游。”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