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不滥用第三种纪律

  • 发布时间:2014-09-14 06:31:4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儿童良好品质的养成,要不要使用这种纪律是有争议的

  儿童教育在当今中国如此牵动人心,看到铺天盖地的育儿微博,让我不禁想起美国教师约翰·豪特提出的观点: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遇到并从三种不同的纪律中来学习。

  一是大自然或生活本身的纪律。这最为重要,对儿童的教育最有效率。搭积木,如果有一块放得不对,就会塌掉;弹钢琴按错了键,听到的就不是期待的那个音;踢足球,脚的角度或力量不对,就踢不进球门。儿童在生活中每天都随时随地遇到这种纪律的强迫,他想干成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服从这种纪律。大自然或生活本身的这种纪律,以其直接性、客观性、效应性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或社会的纪律则是一位威严而富有震慑力的教师,其特点是渗透性、感应性、氛围性。人是社会和文化的动物,儿童体验和服从着他周围的那种文化和社会约定。一个庄严神圣的场合或时刻,大人满脸严肃,很少说话,气氛凝重,随同而来的儿童会自己意识不到地坐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

  在教育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纪律的暗示性魔力。召开初一学生的年级大会,当孩子们说笑着走进会场时,教师们在那里指手画脚地指挥入座,学生们总是乱糟糟地嚷成一团,教师怎样喊叫也收效不大的。如果校长、教师都严肃或安详地坐在那里,没有说话,没有呼喊,只有一个负责的老师静静地将学生领到他们应坐的地方,原本乱作一团的孩子,一走入这种氛围,马上就会不自觉地安静下来,严肃起来。

  第三种纪律就是父母长辈或教师对孩子的威吓和强迫了。中国人强调的纪律主要指这个,如母可慈而父须严之说,甚至于“棍棒出孝子”之训。

  生活中有些事情不能等大自然或生活本身的纪律来发生作用,那样后果严重。比如儿童到交通繁忙的街上去踢球,去端煤气灶上煮着的汤锅,去拿药瓶里的药来吃,去摆弄书架上珍贵的瓷器。所以,除了其他的预防措施外,我们总会严肃、严厉地警告,乃至于威胁孩子不能做,否则“小心挨揍”。被汽车撞倒,被火烧伤,误服药品,打碎无价古董,儿童无法想象这类事情的严重后果,但他们会很自然地想象被大人训斥、挨打、关禁闭的后果。权威纪律此时所起的作用就在于:用儿童可以承受也的确害怕的后果来代替那些他们无法想象、无法承受,也不害怕的巨大危险。

  儿童良好品质的养成,要不要使用这种纪律是有争议的。赞同者会有一些颇具说服力的例子:钱钟书小时候学习不用功,作文不好,被父亲痛打一顿,从此痛改前非,刻苦学习,为日后的大学者奠定了天资之外的另一块牢固基石;傅雷对孩子十分严厉,孩子如果违背了他制定的纪律,打起来是毫不手软的,暴怒起来甚至拿孩子的头朝墙上撞,一旁的客人都看不下去,可他的几个孩子长大后都懂事成才。

  这种纪律必要,但必须考虑它最适用的范围。豪特是极不赞同滥用这第三种纪律的:“一个孩子的生活中如果全是对他的威胁和他对惩罚的畏惧,那么他将被闭锁在儿童状态中。”这种“儿童状态”不是童心天真、无拘无束,而是总觉得自己长不大,自己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负起责任,总是要在权威、强力面前屈服,总是在自责和自怨自艾。这可能是意在促进和帮助孩子成长的纪律所导致的最可怕、最令人沮丧的后果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