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看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 发布时间:2014-09-12 01:00: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大牛妈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2年12月底,我带着儿子方雨去往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我们去的地方是位于美国中部的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这是一个常住人口只有10万的小城,城市中心区只有一条主街,因此多年来中国学生们喜欢戏称它为“哥村”。

  “哥村”人虽少,却风景优美,并有悠久的历史,坐落于此的密苏里大学成立于1893年,密苏里大学的学生超过3万人,因此整个“哥村”的脉搏是随着大学起伏的———开学时,人声鼎沸,充满青春活力,到了寒暑假,城中白天则空空荡荡。

  方雨到美国时已经5岁7个月,密苏里州要求在秋季入学日(一般是8月20日左右)年满5周岁的儿童可以入读小学,方雨年龄符合入学要求。美国对于外国孩子上学是没有额外规定的,如果要上公立学校,就跟本国孩子一样就近入学,并且公立学校对于外国孩子也是完全免费的。

  体验美式表格文化

  我在网上查询哥村的公立学校划片,得知我们住的地方属于一家“李小学”(L eeE lem entarySchool)的学区,所以等到圣诞假期结束后的1月初,就带着方雨去学校报名了。

  进入教学楼,一楼正对门的是学校秘书室,这里可以说是学校的功能中心,填写各种表格,上交各种资料,孩子们的课间广播,家长提前接孩子等候,都在这间不大的屋子里。秘书是位和蔼的中年女士,她听了我的情况,告诉我要准备如下资料:孩子及家长的护照,入境表格,大学给我的邀请信,我在大学注册后学院给开的证明信,房租合同(证明我们住在本学区),以及孩子的免疫接种证明。秘书复印了我带去的资料,说孩子补种了疫苗后,下周一就可以来上学了,整个过程不过几分钟。

  方雨的免疫接种本出国前已经拿到北京的出入境检疫局换成了国际版,每一项疫苗都有中英文标注。一般中国孩子去美国都需要补种疫苗。“李小学”的护士也是位和气的中年女士,大概因为经常要跟孩子沟通,她讲话格外温柔耐心。她告诉我方雨需要补种三针疫苗,在便条纸上给我写下本城免疫接种站的地址,还特别叮嘱我,我们购买的是国际旅行健康险,这不算美国的医疗保险,所以缴费时要说自己无保险,费用会低很多。多亏她的提醒,后来我带方雨去打针,因为没有保险,三针一共45美元。如果有保险,三针要花200多美元。

  去学校报名,带去的东西虽少,拿回家的可是厚厚一沓。其中有学校的各种介绍资料,历史、特色、学期内活动的宣传页、课程表、上学要带物品清单等。还有关于孩子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都要填,特别是过敏史,美国过敏的孩子比较多,表格上要写明孩子对什么过敏,一旦发生过敏会出现什么症状等。学校发校园餐的时候,绝不会给孩子吃令他过敏的食物。如果发生过敏,护士依据表格内容会更清楚孩子有什么表现,以便应急处理。

  刚去美国就听说他们的表格文化,做什么事动不动就填一大堆表,繁琐复杂,一开始中国人难免不习惯,但细想想日后若发生什么问题,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扯皮,所谓先小人后君子,白纸黑字好说话是也。

  亲身感受“孩子的天堂”

  都说美国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说法夸张了些,但意思没错,美国是一个对孩子非常好的国家,普通民众对孩子总是十分友善。而政府的政策也是非常优待孩子,哪怕是外国人的孩子。比如外国孩子上公立学校免费。因为我的奖学金低于政府规定的家庭收入线,所以方雨在学校的校园餐也是免费的。校园餐一个月总价大概80美元,并不算便宜,据我观察,有不少孩子带便当上学,大概因为家长觉得校园餐相对贵而且营养不够丰富吧。

  孩子受优待的第二个表现是,方雨跟美国孩子一样,也可以乘坐免费的校车。大大笨笨的黄巴士,总是由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开着,每天早上到家附近的停靠点接孩子,下午放学后再把孩子放在这个地方。校车司机总是热情地跟孩子说早上好和再见,还经常会调侃几句“小伙子过得怎样”“发型不错”之类。有一次我晚了一点下楼,校车司机把方雨送到站时没有看到我,就带着他继续去送别的孩子,然后又兜回来送到站。我没接到孩子,给校车公司打电话询问,他们联系了司机后说明原因,反倒让我十分不好意思。

  外国孩子在美国可以享受到的第三个好处就是ELL课了。ELL是“英语语言学习者”的英文缩写,所有母语非英语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这个课,由拥有专门资质的老师授课,教孩子英语发音、认读等,以便他们尽快适应美国的学习环境。方雨刚去美国的时候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起初上课完全听不懂,有了问题也不会说,一下子变成“聋哑人”,情绪很低落。在E L L老师的帮助下,他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基本听懂老师讲课了。我们在美国的第二个学期,由于哥伦比亚市教育预算调整,“李小学”的E L L课取消了,市教育局将“李小学”的外国孩子,都调配到了附近两所保留ELL课的学校。保留ELL课的是该市规模较大教育质量相对更好的公立校。

  一个令我感动的细节是,为了让方雨和另一个孩子去新学校上学,教育部门专门调整了校车线路,大大的黄巴士每天绕一大圈来接送这两个中国孩子。美国有句俗语说:不知道哪辆校车里坐着未来的总统。所有的孩子不分种族贫富信仰等,只要上学,就享有坐校车的权利。

  十几项考评内容不涉及学习成绩

  五岁的孩子在美国读的不是一年级,而是学前班,英文叫K indergarten,我们中国人学的英式英语里,K indergarten是幼儿园的意思,但在美国,它的意思是学前班,是设在小学里的。真正的幼儿园在美国叫Pre-school,直译过来反倒是“学前班”。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错位。美国的幼儿园不属于公立教育,收费相当贵,即便在哥村这样的小城市一个月也要七八百甚至上千美元。方雨去了就能上学,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学费。

  K indergarten,即学前班是幼儿园到学校的过度,孩子们每天还有午睡,可以带零食去学校和大家分享,所谓的上课更多的是做游戏、听故事、做手工等,此外就是教一点认读和数学。美国的公立小学,数学教育是非常简单的,方雨第二学期上了一年级,数学也不过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和认一些图形等。我感觉美国的教育并不重视数学,有个笑话讲,让美国成年人做三道100以内的加减法心算,会难倒99%的人,我觉得这很有可能,因为有位化学系中国学者跟我说,她的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都不能做好100以内的加减法心算。

  美国的策略是让爱学习数学的天才去学数学,至于其他人,有计算器啊。美国是个非常重视读写的国家,小孩子从一年级就要求每周完成阅读作业,年级越高,阅读量越大,同时一年级开始就要写简单的作文。美国孩子热衷学的法学、金融、工商管理等科目,都需要良好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至于说美国学校作业少,确实如此。方雨一年级的作业,一星期就两张纸,写五个单词,读两本书,再来几道数学题。但就我所知,美国好的私立学校,作业也是很多的,尤其到了高中,一天做两三个小时是常事。任何精英教育都是有代价的,让你天天玩,还能什么知识都学好,除了天才,一般人不可能做到。但美国有一点比较好,他们是循序渐进,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课业负担的确非常轻,孩子每学期发一张考评表,上面有十几项考评内容,每个星期拿回家给家长签字,老师在这十几个方面评价孩子表现,好的是对勾,不好的划横线。这十几项全部是行为评价,包括“保持工作区域清洁”“第一时间听从指令”“让他人不受干扰地工作”等,没有一项学习成绩评价。在老师看来,对于小学生,重要的是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的孩子到了高中,甚至大学,心智成熟、身体强健了以后才玩命学习。而我们往往给年幼的孩子太多课业重担,让他们变成近视眼、小胖墩或豆芽菜,高中之前恨不得学傻学残,到了上大学成年了,该学习的时候,孩子们却放羊了,开始打游戏翘课浪费大好青春。这就是“赢在起跑线”,却输掉了比赛。

  值得记住的“三条金科玉律”

  方雨的学校有三条金科玉律:第一不许随便碰别人的身体,群体游戏时除外;第二不许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第三在教学楼里不许跑,只能走。这三点令我感触非常深。第一点不碰身体,其实是划分一个“我”和“你”的界限,我不能随便碰别人的身体,同时我的身体别人也不能随便碰,这既为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同时也避免了孩子在无知的情况下遭受身体侵害。第二点不喧哗,这恐怕是我心目中中美最大差异,美国的商场内,哪怕有一百个人同时买东西,听上去也相当安静,大家一般都用只能让第二个人听见的声音说话,这个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因为在公共场合喧哗,侵害了别人希望清净的权利。噪音对别人是一种侵犯,某种意义上跟未经同意触碰别人身体是一样的。在方雨的学校,课间休息时,走廊里听不到孩子打闹尖叫的声音,一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不过时间长了很容易发现,平和说话的孩子,的确显得更成熟有礼。至于第三点,在室内乱跑乱撞除了表现得没有教养,更大的坏处是容易受伤,特别是在儿童密集的学校。方雨的学校里,只要有孩子在走廊里跑跑跳跳,无论哪个老师看见,都会立刻温和但坚定地制止,只能走,不能跑。

  在美国一年的时间匆匆过去,孩子除了英语,文化课并没有学到太多,但他由此接触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一年,孩子是快乐的,更是健康的。这一年对美国教育体系的管中窥豹,的确让作为家长的我得到许多启发。希望在以后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能够取长补短。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