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专家呼吁抵制粗鄙网词 语文老师抱怨纳入作文中

  • 发布时间:2014-09-07 09:2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为抵制各类层出不穷的粗鄙网络语言,日前,IT老兵、网络红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杜红超在“朋友圈”发声,他呼吁大家不要使用粗鄙网络词语。

  近年来,网络大大拓展了词语的传播范围,加快了语言的传播速度。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就会出现一些新兴词语。许多新词新语新用法,如“萌”、“赞”、“给力”、“接地气”、“吐槽”等,都是通过网络快速而广泛的传播,而被广大民众认知的。网络语言因轻松新奇、简单易用,在一定范围内有着广泛的欢迎度和顽强的生命力,但也常因低俗轻佻以及不规范的使用而遭诟病。

  据了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而从年龄来看,10岁到39岁的占到绝大多数。

  很多网络语言是经过巧妙伪装的粗话、脏话,青少年使用不利于他们健康发展。比如“你妹”这个词,朋友间用大多是开玩笑、无恶意,但这个语言本身的攻击性依然存在。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儿,大家也都习惯了,何必那么在意,但作为一个互联网人,至少要从自己做起,抵制这种网络危机,还大家一个纯净的互联网空间。”杜红超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语言也以一种不同于传统语言的方式呈现,并从网上流行进入到网下日常生活中。

  “‘MM’、‘打酱油’、‘杯具’……这些流行于网络的词语频频出现在学生的口头上、作文中,有时还真被这些莫名奇妙的词语难住了。”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曾抱怨说,一些学生在上课、写作文的时候,会使用一些网络语言,网络词语中有一部分会随着时间推移被淘汰,把网络语言当成日常用语的小学生将来在与他人沟通时就可能遇到障碍。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年轻人最喜欢反传统与颠覆,因此新的词语不断诞生,也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保持了语言的鲜活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聊天中使用一些网络用语可以活跃谈话气氛,在社交网络上使用网络用语,容易被其他网友理解接受,也容易和朋友拉近距离。”商丘师范学院大二学生李超(化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之所以喜欢使用网络语言是因为其短小精悍,比较能表达现代年轻人当下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及感受。

  关于网络语言的非议之声也从未停息,为了纯粹地追求娱乐性和引起关注,如“碉堡了”、“蛋疼”等一些网络用语显得粗俗轻佻,故意恶搞,破坏了汉语的严谨与含蓄。

  网友“幽幽”留言说,“有些词虽然知道是戏谑,但是真的看得人脸红心跳的,确实该扫荡一下。”

  “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咱不在微信中使用这样的粗鄙或亚粗鄙词语好吗?咱转发呼吁下好吗?”杜红超最后在“朋友圈”里写道。他希望,网民们能够自觉远离粗鄙网络语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