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人文集美 宜居宜业新城

  • 发布时间:2014-09-04 23:29:59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故乡——厦门集美,背枕青山,三面临海,居闽南金三角几何中心,是进出厦门经济特区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独特优越。坐拥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厦门北站、4条进出厦门岛的通道,厦门轨道交通建设中1号线、2号线的主要途经区,鹰厦、福厦、厦深、龙厦铁路在此汇合,凭借海西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集美当仁不让地占据着厦漳泉城际圈的桥头堡位置。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发展驶入“快车道”,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且向高标准靠拢,使集美作为一个宜居宜业的人文之城,越来越受到外界的瞩目。

  远眺杏林湾畔,集美新城正在迅速“蝶变”。未来的集美,将按照“一心四片”的总体发展格局,以新城为中心,依托已经形成的集美、杏林两个老城区和快速发展的灌口片区、后溪新区,打造一个和谐宜居的美丽家园、一片活力四射的创业热土、一座重教兴文的魅力之城。

  高校名校聚集百年学村更富人文价值

  初到集美,仿佛就能在空气中感受到一股“书卷气”。由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集美学村,用百年的文化积淀,浸润着集美这片土地。学村里,嘉庚故居、归来堂、鳌园、嘉庚公园等组成的嘉庚纪念胜地,不仅是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更是一笔无价遗产,勉励着年轻学子。如今,以学村为辐射中心,一座现代化的文教区已然崛起,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及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14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深扎根于此,在校师生达20多万人。依托高校资源,集美区还设立了集美职教中心等十几所专业技术学校,每年培养出近万名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创业提供中高级的人才,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众多学府的入驻,也让原本文教氛围浓郁的集美,形成了更具影响力和人才价值的文教品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嘉庚精神为传承的集美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据统计,2006年至今,集美区总计共投入30多亿元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国教育强区的目标之下,集美区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协调、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区的8所中学、31所小学,其中包括国家级名校、办学近百年的集美中学,厦门一中集美分校,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等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不仅让本地人受惠,也提升了新城的人居吸引力。“学在村中,村在学中”和独具的侨乡文化特色,提升了集美的文化品味和对外影响力。

  在保护中开发生态宜居优于厦门岛内

  集美是一个久负盛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一座优美的生态之城。拉开地图,就能看到跃动于集美版图之上的绿色灵魂。后溪的坂头水库是厦门的水源地,也是杏林湾水体的上游;水域面积达600多公顷的杏林湾被比作厦门的“西湖”,其间点缀着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水上大观园的园博苑,已成为近年来厦门的一大景点;还有已全线开放的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

  集美新城在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集杏海堤开口改造、污水截流、清淤护岸、生猪养殖污染整治、重金属污染整治等,空气、水体和土壤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逐渐修复。在旅游开发上,也是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整合山地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之旅、文化之旅,为“生态新城”赋予了更多内涵。如今,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和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也已经成为集美的两大旅游品牌。

  集美新城生态居住环境可以说更优于厦门岛内,规划建设国际皮划艇赛道、26公里环湖生态步行道、自行车道,温泉和生态湿地点缀其中,营造了空气清新、绿树环抱、水天一色的自然环境,是厦门市首个国家级低碳示范区。今年年初,集美区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区的技术评估,朝“国家级生态区”又迈进了一步。

  按“四高”标准推进现代化滨海新城崛起

  从2009年起,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战略,掀起了集美新城建设的热潮。2010年初,集美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带动原有四大城市片区的发展,形成“一心四片”蝶形发展的新城区格局,并按“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有序推进。经过四年多1600多个日日夜夜的努力,集美新城的发展框架基本成型,产业雏形基本形成,生态宜居逐步显现,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开发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规划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新城核心区,目前已完成投资超过600亿元,基本建成共同管沟、“三纵三横”交通干网等基础设施,一批重要产业项目相继开工,整体城市规模已初步显现。崭新的市民中心、市民广场、诚毅大街、集美塔展现出恢宏的气势,新城艺术馆、图书馆、科技馆、书城以统一的嘉庚建筑风貌拔地而起,这“三馆一城”按照高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和运营,将成为厦门全市最高端的演艺中心和文化科技中心,引进了保利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航空馆等项目。

  自集美新城建设启动以来,先后实施四批百亿工程,总投资超100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亿元,形成了磅礴的开发气势和宏大的建设规模,在岛外新城建设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集美新城被厦门市委主要领导肯定为岛内外一体化的建设样本,接受了中央、省、市领导多次视察并获得高度肯定。

  近期,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集美新城开发体制机制进行重大调整,集美区接过了新城建设接力棒,标志着集美新城开发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下阶段,集美新城将围绕“人文集美”理念,着重提升城市管理层次和宜居品位,聚商气、聚人气,打通新城四大片区,推动各开发组团“连片成势”,加快产城融合。至2015年底,初步实现“五年基本建成”目标,一个管理有序、人文和谐、宜居宜业、品位高尚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初步呈现。

  城市化带动产业升级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一直以来,集美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深厚的人才积淀,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集美和杏林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经过20年发展,加上省级厦门(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在此的10年拓展,集美工业实现了从“量的剧变”到“质的飞跃”,已形成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四大支柱产业和汽

  车、机械两个超百亿元产业链。2008年集美全面启动现代服务业,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预计到2015年,集美将实现二、三产业平分秋色的经济发展格局。

  而新城的蜕变,不仅体现在“面貌”的变化。事实上,集美新城已经从基础设施大建设阶段步入文化、产业、人才、创新等内涵要素充实的阶段。在44平方公里的集美新城,集美区着力打造了厦门软件园三期、中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海峡通信枢纽中心、中国数码港海西运营中心、产业研究院等信息产业,灵玲国际马戏城、神游华夏园等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大量的商贸物流产业和营运中心等总部商务产业。新城最引人瞩目的产业项目软件园三期,目标是打造厦门“硅谷”,计划总投资360亿元,计划5年内建成,建成后可容纳20万人就业,形成2000亿元产值,产生近50亿元税收收入。软件园三期起步区6栋30万平方米的研发楼已全部交付使用,已经有15家企业入驻,今年内的入驻目标是80家企业。

  目前,经审批入园的企业共有309家,另有17家企业自建。不久前,软件园三期首个由企业购地自建项目雅马哈信息基地正式奠基动工,建成后将成为雅马哈发动机集团全球唯一的信息系统离岸研发基地。以吸引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群楼,采取边建设边招商的策略,年底前就将有100多家企业实现入驻,另外还有30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黄继秋燕)

  软件园三期起步区集美区重点企业、纳税大户宏发股份公司生产线

  建设中的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

  美丽杏林湾景观林志杰摄影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