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着眼“生命”,把握“共同”

  • 发布时间:2014-09-03 06:34:54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于新东

  如果说“心肺肝胆脾胃肾”等是一个人的五脏六腑,维系着每个人生命的延续,那么,“山水林田湖”就是人类的五脏六腑,维系着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繁衍与发展。“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不仅深刻揭示其生命特征的一面,教育引导人们以珍爱生命般的人性关怀善待之,而且深刻揭示其共同发展的一面,教育引导人们以一体同心的理性手段厚待之。理解与把握这一重大思想的核心是着眼“生命”,关键路径是“共同”。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山林面积占65.6%,但山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山区似乎成了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但如果我们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山区不仅不是浙江的累赘,相反是宝贵财富。通过统筹经营和合理开发,完全可以让山区为浙江整体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这里,关键是要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思想,吃透“生命共同体”一词,遵循“共生共存、共促共进、共管共建、共治共理”的路径。

  要深刻认识、牢固树立起“山水林田湖”共生共存的基本理念。所谓共生共存,就是相互依存、不可或缺,休戚相关、生死与共。比如,浙江加强森林生态建设时,不忘水土保持,要逐步把大江大河上游、重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域纳入生态公益林范围,综合运用改坡、护岸、植草、退耕还林和建设水保林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大力推进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要形成完善“山水林田湖”共促共进的总体思路。所谓共促共进,是指各种力量要协同发力,也可以说是源头意义上的并驾齐驱,同时这种力量要尽可能均衡有序,也可以说是发展结果的统一协调。浙江地貌丰富、地形复杂,为统筹协调地发展“山水林田湖”提供了绝好的自然空间。比如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在水网平原地区可以重点发展以粮畜渔为基础,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在丘陵盆地可以发展立体种植、农牧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在山地丘陵,可以着力发展以名茶、名果、笋竹、药材、高山蔬菜等作物立体种植为主体的生态农业;在沿海港湾平原可以重点发展以沿海种植业、滩涂养殖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在海洋岛屿地区可以大力发展以生态渔业和节水型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

  要研究出台“山水林田湖”共管共建的对策举措。所谓共管共建,一方面是指对自然资源要管建结合、以建促管,确保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是指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要充分尊重大自然的整体性与系统性特征,不能顾此失彼。浙江要致力于增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以共管共建的举措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推进天然林保护,治理土壤侵蚀,维护重建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加强水源涵养,又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发展旱作节水农业。限制陡坡垦殖和超载放牧,同时努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

  要建立健全“山水林田湖”共治共理的体制机制。所谓共治共理,一方面是指完善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使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和国家自然资源管理者之间既相互独立、相互监督,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是指探索建立统一权威的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与统一修复。我省正进一步从体制层面建立一个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技术和行政等多种手段的转变。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我省预防、保护、监督、治理和修复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优化配置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同时,我省最新提出区域、流域和近岸海域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完善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增强对资源环境管制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