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充电宝何以频频“闯祸”

  • 发布时间:2014-09-02 05:53:1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充电宝摸底监测,共采样32批次产品、224件样品,结果竟“全军覆没”,其容量虚标、电压不稳、外壳阻燃性差等问题,都给消费者和公共场所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充电宝接二连三“闯祸”,起火、爆炸、自燃,问题频出。而市面上充电宝品牌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山寨货盛行,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甚至不知该去哪儿才能买到合格产品。

  充电宝劣货横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行业没有门槛、质检没有标准、监管严重缺位。几个电芯、一个PC板加一个外壳,就完成了一个充电宝的组装,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有些仿货、翻新货的生产成本甚至只占销售价格的20%。高额利润的驱动,滋生了以次充好、恶性竞争的行业乱象。

  不可否认,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伴随着一些问题,但有关管理部门的反应总是慢半拍,问题被曝光之后才发现“无标准可依”、“无质量保障机制”,这才是最令人失望的。充电宝现身于2011年,目前市场规模已超百亿元,3年之中,质量监管和生产标准本应迅速跟上,可事实并非如此。

  规范充电宝行业秩序,首先应从制定充电宝的相关标准做起。今年5月1日,《USB接口类移动电源》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并规定以行业协会标准作为移动电源行业的检测标准。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专项检查和销售规范,生产商并未完全按此标准操作。国家标准是一个体系的建设,除了制定硬件标准外,如何检测、如何抽查,都应有明确要求,并加以法规约束,让企业不敢造假卖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充电宝行业的发展走上正轨。

  “监管者生病,消费者吃药”,这几乎成了产品质量问题的一大痼疾。经历过多次阵痛,却没能彻底唤醒有些监管与执法部门的责任心。应适时启动问责机制,从行业准入无门槛问题入手,令“瘦身”的监管者尽快强筋健骨,让“虚胖”的充电宝远离大众生活。

  (原载8月27日《浙江日报》,文章有删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