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吉林省:湿地保护好 飞鸟常来到

  • 发布时间:2014-08-26 07:35:04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金秋八月的吉林省莫莫格湿地保护区,苇叶接天,波光粼粼,保护区繁育的丹顶鹤在水泽间舒喉高歌,游人畅游其间,不时举起相机留影。

  “湿地保护得好不好就看水鸟,再过一个多月,这里还将迎来3400多只从西伯利亚东北部远道而来的白鹤。”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殷贵说。近年来,随着吉林西北部湿地自然状况的改善,春秋两季到此地停歇的白鹤数量从2005年湿地生态退化期的800余只增加到近4000只,几乎是世界上全部种群数量的白鹤,这一变化折射出吉林省通过引水保湿、退耕还湿、生态移民等方式,在湿地恢复和保护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水利先行,实现河湖连通

  据吉林省林业厅统计,目前,吉林省湿地面积已达172.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2%,建有湿地自然保护区22个,建立湿地公园19个。“以前的湿地可没如今这么多,这么好。”在全国七大湿地之一的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林宝庆望着蓄水充沛的水库回忆,“2000年前后,向海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锐减,来此经停的白鹤、丹顶鹤、大鸨等鸟类数量也大幅减少”。

  为遏制湿地萎缩退化的趋势,吉林省一方面利用国家政策争取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项目,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湿地保护和恢复。经过数年的经营调整,全省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逐步得到缓解。

  吉林省林业厅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壮介绍,向海的和谐美景受益于“湿地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针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大部分年份干旱少雨、湿地周期性缺水严重等状况,吉林省先后借助“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引洮入向”等河湖连通重点引水工程,充分利用汛期丰沛的水资源实施有效补水,已累计为向海、莫莫格等重要湿地补水6亿余立方米,恢复湿地近4万公顷。

  造林退耕还湿,推进生态移民

  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是吉林省湿地保护的重镇,全市湿地面积近70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约40%。近年来,除引水水利工程,吉林省白城市还加强植树造林,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使得湿地调蓄平衡功能大大增强。

  从前,曾有民谣这样描述白城:“一到洮南府,就吃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如今,恶劣的风沙状况已得到极大缓解。白城市市长安桂武介绍,仅最近5年,白城市就造林200万亩,禁牧休牧面积达到1273万亩,同时加强了对盐碱地的治理。目前,白城市境内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已由2009年前的1596.4万亩减少到如今的1042万亩,形成了利于农牧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绿色生态屏障。

  此外,生态移民工程也是近年吉林省推进湿地保护的重要抓手。在长春北湖湿地公园、净月湿地公园等地顺利进行的生态移民示范工程,有效减轻了湿地保护的压力。2014年初,吉林省又着手实施了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态移民方案。

  开发湿地生态经济,鹤乡声名鹊起

  每天上午放飞丹顶鹤的时间,也是向海保护区鹤类繁育基地游客最多的时间,丹顶鹤展翅飞翔的美景引来阵阵惊叹。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公司经理李小平说:“保护区每年通过湿地观光旅游产业收入近200万元,这笔收入会全部投入到湿地动植物保护工作之中。向海繁育的丹顶鹤数量从2009年的70只发展到如今的130只,每年都野化放飞5对丹顶鹤,放飞的丹顶鹤在鄱阳湖等地都有发现。”

  如今,白城湿地旅游的人数年均逾230万人,湿地生态农业蓬勃发展。在莫莫格自然保护区乌兰召村,村民王立新今年承包了2000亩苇田养蟹,投放了8000斤蟹苗,“我养的蟹是纯天然的,苇田上面长芦苇,下面产蟹,蟹和芦苇都能赚钱”。

  据了解,莫莫格乡正在致力于打造万亩荷花苑,大力推广苇—鱼(蟹)—稻复合生态模式。向海和莫莫格湿地立足水源优势发展生态渔业,向海水库、兴隆水库等渔业基地的每年出鱼量都能达到几十万公斤。(记者曾毅特约记者任爽通讯员骆文杰)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