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水丰草美 鹤舞鸟鸣——吉林省湿地保护与恢复成果显著

  • 发布时间:2014-08-22 10:37:5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长春8月22日电(记者 高楠、齐海山)“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在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荡漾、鹤舞鸟鸣。莫莫格白鹤种群数量已由2005年前的800余只,增加到现在的3200余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集中停歇地。

  吉林省湿地总面积172.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2%,是全国湿地类型较多省份之一。近年来,吉林省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通过引水保湿、退耕还湿、共管共建等方式,湿地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吉林省已建立21个自然保护区和20个湿地公园,使39.3%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由于吉林省西部干旱少雨、开垦耕地对湿地进行蚕食、对湿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原因,导致湿地水资源短缺、功能退化、面积减少。“新中国建立初期,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湿地沼泽地面积40万公顷,到2011年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到12万公顷。”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壮说。

  针对吉林省西部大部分年份干旱少雨、湿地周期性缺水严重的状况,吉林省近年来实施了“河湖连通”“引霍入向”“引嫩入莫”“引洮入向”等重点湿地补水工程,为湿地长效补水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对于坐拥向海、莫莫格两大湿地的白城市意义深远。

  白城市委书记李晋修说,河湖连通引蓄的水量主要是洪水资源,白城市从2003年就开始了引蓄洪水的尝试工作,10年内共引蓄洪水41亿立方米,特别是2012年利用洪水期来水较多的机遇,引蓄洪水7.1亿立方米,其中向海引水1.4亿立方米,保证了向海湿地生机盎然。今年春季近千只白天鹅来到向海自然保护区,重新把向海作为栖息地。

  湿地保护区内耕地存在及非法围垦蚕食湿地,是湿地面临的重大威胁。对此,吉林省积极开展退耕还湿工程。“湿地是吉林省十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必须划定湿地保护红线。这个红线既是限制开发利用的高压线,又是维护基本生态平衡的安全线。”吉林省林业厅厅长兰宏良说。

  在向海自然保护区内的兴隆水库,记者很难将眼前的水丰草美之景与此前的万顷耕地相关联。向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陈林告诉记者,在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向海湿地面积急剧萎缩,下降了90%。兴隆水库几近干涸,库区作为工资田分给职工耕种已有11年。

  “去年秋收后和今年春天,白城市利用河湖连通工程两次将水注入水库。目前水库水面接近1800公顷。”陈林说,“在退耕还湿工程中,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国家也对耕地所有者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并发放退耕还湿补助,目的就是能够继续发挥湿地功能。”

  截至目前,莫莫格、雁鸣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大安嫩江湾、通化蝲蛄河国家湿地公园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还湿6900公顷,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此外,吉林省积极探索湿地保护“共管共建”新模式。兰宏良介绍,2013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吉林省林业厅在吉林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建立了“湿地恢复与合理利用研究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兴土带领的科研团队从2003年开始,对严重退化的牛心套保芦苇湿地进行了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研究,并应用生态学的生物共生与物质循环原理,建立了苇-鱼(蟹)-稻复合生态工程模式。

  恢复后的芦苇湿地可以为鱼、蟹提供饵料资源,鱼、蟹可摄食危害芦苇的害虫,鱼、蟹的粪便可增加肥源,其摄食活动又可疏松土壤,促进芦苇地下茎发育繁殖,从而提高芦苇的质量与产量。

  “在项目的示范过程中,芦苇湿地利用面积达4000公顷,鱼、蟹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极大提高了苇场职工和农民的收入。”兰宏良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