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福建永定:通过生态美实现百姓富

  • 发布时间:2014-08-25 20:51:4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郑良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不卖煤炭卖空气,不卖水泥买文化”。近年来,福建煤炭资源大县永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掉全县80%以上的小煤窑、水泥厂,以文化旅游和先进机械制造业为发展引擎,走出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8月13日一大早,永定洪坑村村民林炳祥就不断接到游客电话:“中午订两桌土菜,要上农家土鸡和客家米酒”、“晚上我们一行4人要住一下‘土楼客栈’”。

  林炳祥在洪坑的老家是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土楼“玉成楼”,建于1860年,这里住着他们家族5户20多口人。2008年,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在外打工的林炳祥回到了洪坑,和家人在自家的土楼开起了农家乐。

  林炳祥说:“一天至少接待200多个客人,黄金周期间1天的顾客能上千人,收入比在外打工高多了。”

  据洪坑村村主任张盛才介绍,洪坑村共有大小土楼34座,2008年以前村里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外务工,当时常住人口不到1千人。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回来了,常住人口达到两千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

  2013年,永定共接待游客433万人次,旅游收入31.8亿元,旅游带动城乡居民分别增收700元和600元,在景区,人均增收达到3500元以上。

  据永定县委书记刘先裘介绍,永定是中国南方矿区,煤炭、石灰石、石材资源丰富,煤炭开采、火电、水泥等资源型产业曾一度占到全县经济80%以上。但随着开采的深入,无序开发的恶果也逐渐显现:一些山岭千疮百孔,水土流失严重,矿产面临枯竭,安全事故频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迫在眉睫。

  刘先裘说:“经济发展转型,永定有文化和生态优势,永定是福建土楼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全县现存土楼2.3万多座;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3%,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等级,富氧离子数量每立方厘米达到1.2万个以上。”“不卖煤炭卖空气,不卖水泥卖文化,不卖石材卖生态”是刘先裘对永定经济转型的生动描述。

  2011年以来,永定逐步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关闭取缔非法小煤窑40家,煤矿企业经过兼并重组,由原有的48家整合至25家,产量由高峰的780万吨下降到去年的320万吨;全面关闭25家立窑水泥企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72万吨。

  在发展转型中,永定县突出了生态建设主题,重点抓好水土流失治理、矿区生态恢复、养殖业污染治理等工作,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0.21万亩,治理面达到92.3%。

  永定高陂镇黄田山上一度矿井密布,无证矿井最多时达到130多口。如今,黄田已看不到矿井,山下占地2000多亩的汽车产业城正在崛起。

  永定县永丰新区经发局局长黄焕彩说:“2012年以来,永定发展壮大以汽车为龙头的机械产业集群,建设汽车产业城,去年,永定汽车机械产业实现产值24.4亿元,首次超过煤炭产业成为全县第一大产业。

  刘先裘说,以先进机械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为转型引擎,永定县域经济逐渐从资源依附型向非资源型加速转型,尽管现在还处于转型阵痛期,但我们找到了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