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残疾人老了,谁来照顾他们?

  • 发布时间:2014-08-22 04:29:29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海有95万残疾人,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越来越多残疾人将进入老年;还有许多老人因病致残,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大。残疾老人如何养老?正成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忧心的问题。闸北区政协委员、民建区委委员王国辉近日调查了杨浦、黄浦、闸北三区残疾人养老的情况,发布的“关于加强残疾人养老相关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认为,上海亟需建立一套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这套残疾人养老体系应按照政府主导与补贴、社会兴办与运营、家庭选择并自理基本经费、康复和养护相结合等原则,建立起适合各类轻度、中度、重度残疾人居家养护、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等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

  王国辉调研发现,目前本市患有诸如瘫痪、失智、失聪、失明等病症的残疾老人在不断增加。不少残疾人与残疾人组成的家庭,甚至他们的子女也是残疾人,因此存在“一户双残”或“一户多残”情况。这样的家庭,一旦面临养老问题,家庭成员之间既难以互相照顾,也缺乏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条件。另有一些残疾人未婚或未育,年迈后同样面临养老难题。而现在,一般养老院的护理能力和设施只可照顾普通老年人,难以接受老年残疾人入住。

  72岁的张老伯就是一例,他8年前遭遇车祸,造成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在家主要靠保姆服侍。但保姆隔三差五地换,子女一心想送老人去敬老院。不料,面对智残加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好几家敬老院都不愿接收。张老伯子女的困惑并非个案,不少残疾人对养老表示担忧。

  近些年本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如2006年“为3500名重残无业人员实施养护服务”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残联选取符合条件的196家养老院作为残疾人入住的约定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专门的残疾人养护基地,重点接纳重残无业人员。市残联迄今还在各区县建成19家残疾人养护基地,数千名残疾人入住其中。此外,市区残联和民政部门还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一些居家养护服务。

  但王国辉等调研认为,这样做还不够。目前,残疾人养老问题还存在着体系不完备、覆盖面较窄、城乡区域差别较大、投入不足、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特殊困难和基本需求。他建议,应该要建为残疾人提供特别服务的养老院。目前本市有各类养老机构600余家,其中不少有空余床位,可以基本满足目前大多数残疾人养老的需求。然而王国辉指出,大部分养老机构缺少为智残、盲人、聋人服务的专业能力,特别是缺少懂手语的工作人员和护工。

  对此,调研报告建议,应在现有养老机构中,选择一批地理位置、服务能力适中,愿意承担特殊服务的单位,作为本市向老年残疾人提供养老服务的特约机构,“制定专门办法,给予资金、人员培训和工作指导方面的支持”,从而引导建设规范化服务的“养老连锁店”。同时尽快梳理社会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完善养老服务土地、税费等政策体系。

  报告认为,要对入住敬老院残疾人给予残疾护理、陪侍补助,为残疾人进入集中供养机构解决经济问题;提倡和支持社会力量承办残疾人养老服务机构,规范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据悉,市残联阳光康复中心正在摸索与普通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医养结合”新模式,阳光康复中心首先将专业康复师输送到闵行区一家敬老院,提升其康复服务能力。此举如试行成功,可在更多机构推广。本报记者周其俊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