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让知识的种子如格桑花般盛开

  • 发布时间:2014-08-21 15:4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夏先清 杨云琴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拉萨8月21日讯 (记者 夏先清杨云琴)西藏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扎西岗村,村民江白正往儿子达瓦次仁的行李箱里塞满自家做的奶渣,满脸的不舍。再过几天,达瓦次仁就得返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课了。

  达瓦次仁是江白家的第二个大学生。10年前,达瓦次仁还在上小学那会儿,江白就动过让他辍学回家放羊的念头。

  “读书又不能当饭吃,识几个字就行了”是这个半农半牧区当时最流行的观念。加上乡里办学条件有限,教学质量差,教师、家长积极性都不高。“每学期都会有学生辍学,有的甚至上午还在上课,下午就回家放羊去了。”扎西岗乡党委书记刘登贵还记得,那时候,每到开学是最忙的,他得带着老师挨家挨户去“劝学”。

  发展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如何改变当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成了摆在南京援藏干部面前的一大难题。经过大量的走访和调研,南京市第一批援藏干部、当时的墨竹工卡县县委书记王文生决定,先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塑家长们对学校的信心。

  1996年5月,南京市投入援藏资金105万元,改扩建南京希望小学,使其占地面积扩至13967平方米。“那只是个开始。”墨竹工卡县南京希望小学校长尼玛次仁说,眼看着学校越变越好,升学率提高,不少孩子考到内地西藏班,大学毕业后靠知识致富,当地“读书不如放羊”的观念也慢慢发生变化。“早就不用去‘劝学’了,现在入学率100%.”,尼玛次仁说,随着农牧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生源增多,以前的希望小学已经“不够用”了。2013年,南京援藏再次投入1000万元,对希望小学进行改扩建。

  和南京希望小学一样,从1995年全国援藏正式开始,一大批中小学在援藏力量的支持下雨后春笋般在雪域高原崛起:由北京市援建的北京中学、江苏省援建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浙江省援建的浙江中学、辽宁省援建的海拔4800多米的安多县中学等。它们的建立,彻底的改变了农牧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同时也将“教育、知识”的理念传进了西藏的每一寸土地。

  基础建设是前提,师资力量的强弱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格桑曲珍是墨竹工卡县一所小学的藏语文老师。2012年,她们班毕业的39人中,37人都回乡镇县做了老师。而她的母校——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则是整个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师范类学校,在西藏的小学教师中,60%都是从这儿毕业的。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黄晓曦介绍,为培养高素质的基层教师,学校采取“自身走出去、专家请进来”的方式对师生进行培训,并先后与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0余所江苏省高校建立良好关系,加强与内地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教学理念。

  除为全区培养基层教师人才外,拉萨师专还肩负着培训全区小学教师、提高其师资水平的任务。仅援藏期间,就为全区函授学历教育教师8800余人,占全区小学教师总数的47%。

  “我们培养的都是最基层、最一线的老师,通过他们,我们希望能将知识的种子传遍西藏的每一个角落,”黄晓曦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