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色墨放怀任天然

  • 发布时间:2014-08-21 08:53:02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凌 鹤

  8月17日,“万千意态·张玉茂中国画作品巡展”沈阳站启幕。这一天的辽报美术馆被繁茂的花树、梦幻的山水营造出叫做“张玉茂”的自然之境,也给夏末依然的闷热以淡雅空灵的消解。

  40幅虚、静、明的画作第次映入眼帘,画家纯真逸动的画品、中西交融的艺术语言、自然奔放的心灵状态也随之清晰、明朗、立体起来。

  真与幻,显与隐,实与虚,在幅幅画作中对比着、和谐着、丰富着呈现,色墨放怀一任天然。

  天然是什么?是画家自然而然的状态,是自己本来的样子。用这样的自然之态,天然之笔表现天地万物,那山那水,那花那草,那石那木瞬时灵动起来,墨色山峦云黛飞,清风泉瀑意相随。

  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述:“不患不了,而患于了。 ”是说绘画不怕画得不细致、不周到,就怕画得过分细致,过分周到。又进一步论述“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张彦远推崇自然,批评绘画的过于谨细。

  观张玉茂画作,满构图,湿画法,迷踪皴法,泼彩泼墨见长。淡化了轮廓线,正可谓“虽不了,但不失神妙”。可看出画家胸中有丘壑,融书法笔道入画,融西画手法入画,于墨色变化与明暗过度间经营布局,不谨细,显生动。色墨清淡为主偶嵌亮色,恬静舒朗,墨色变化富节奏感,展蓬勃灵动的生机和韵味。

  清代画家石涛在谈到诗画关系时曾说“诗中画,性情中来也”,“画中诗乃境趣时先者也”,谁和谁都不可相互取代。

  张玉茂的画作也是性情的自然流露,自我生成。荷花、桃花水灵明丽,山花树木青翠欲滴,云海雾海飘渺神怡,峰峦巨石苍茫屹立。酣畅的是张玉茂的墨,淋漓的是张玉茂的色,流淌的是张玉茂的情。他极不擅言谈,他的话变成了画,一切在画里变得流畅、美妙、不寻常。

  近看其画作中野草、石树、群山由许多无规则笔道组成,远观则有置身崇山峻岭脚下的感觉,山势雄伟起伏、山石嶙峋粗粝、花树却娇艳,别具风韵。他的迷踪皴法是融传统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豆瓣皴、荷叶皴等于一体,于线性皴法上施以水墨淋漓的皴法,使画面疏聚、燥润矛盾统一。以严谨繁复表现师古并开新的个人风格,表达放怀的心态,展现对中国画笔墨的驾驭。迷踪皴法给山水画皴法注入新的活力,为古今山水画家所少见,是一种自我笔墨的出新。

  画为画家所创造,是他的精神与心灵的外化,是人的一种造物,但是好的画作却如天造地设一般,看不出人工雕琢痕迹。自然天成,这是艺术的至高境界,需要画家身与天地合,心与天地合。所以张玉茂每每独坐长白山脉冥想静思,不动一笔,毫不为奇。自然天成除了尊重自然,还要尊重主体,需要画工之外的人文修养。学习借鉴古人、前贤,并出己意。

  北宋书画鉴赏家、画家黄休复论艺术的“逸神妙能”四格时, “逸”格界定强调得之自然。这里的得之自然是自然无为之意,亦即精神上的自由随意,不为外物所拘泥。傅佩荣先生解读《老子》中道与自然的关系时说:“人有一种内在的潜能,可以提升到领悟‘道’的程度,这种智慧的力量是巨大的。道所取法的‘自然’是自己如此的状态。没有任何额外的意念和欲望,但是无为而无不为,到最后所有该做的都做完了。”道法自然也就是如此内涵。纯朴的张玉茂先生于40年的绘画实践中一直朝此方向努力,并渐入佳境。

  张玉茂除了山水画见长,还擅画虎。他的虎景画是一特色。 “林莽雄风、寒雪惊天”等画作融合了工笔画的精致与写意画的粗犷。虎为工笔,画为写意。几笔浓墨,苍凉旷达的景色已具张力,烘托出威仪的虎,相映成趣。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大学中文系主任孙熙春观展后诚恳谈道:“张玉茂先生是兼具南北画风的画家。东北画家写实能力强,线墨重,有大的精神头。浓墨取神,淡墨取韵。北方水墨,虚灵东西弱,江南画家韵味好。北方的不足却在张玉茂身上变为强项。他的南北融合,取神取韵,易被多数人欣赏接受。画中书法尤其可圈可点,有书法功底的画家会走得更远。 ”

  正如孙熙春所言,张玉茂平素苦练书法。颜真卿法帖、《石鼓文》、魏碑、张旭草书为其钟爱。 “芙蓉云锦图”中荷花的荷杆,运用《石鼓文》笔法,线条拉伸有力量,见骨力。 “古干横斜意自芳”中老干的力量是书法的笔道力量,而画梅花则融狂草笔意,得益于勤习张旭《唐诗四首》。书画鉴赏大师杨仁恺先生曾称赞张玉茂画的荷花、牡丹别出心裁、形态生动,画出花之神韵。并多次提字,给予肯定和褒奖。

  孙熙春提到张玉茂的绘画采取轻微俯视角,深远上做得好。

  “三远论”出自北宋画家、史论家郭熙的《林泉高致集》。这是一部蕴含丰富美学思想及哲理的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卓有见解的著作。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创作经验和自己的绘画实践后,在思想理论上提出并创立了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论”。“高远”是瞻仰,“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 “三远”中的“平远”之景,尤其受到画家的垂青和重视,在文人、士大夫的情思之中,“平远”的山水画含有更丰富的意境,更悠远的遐想。这也恰是张玉茂丰富与提升自己画作的新的着眼点。

  张玉茂七八岁开始临习山水画,临摹潘天寿等名师画作;青年时代重素描、速写功底养成;35岁师从宋雨桂,10年跟随在恩师身边,深研国画,获益匪浅,感喟至今。张玉茂在绘画实践和探索中感到中国画融入西画表现方法,更添画作厚重感与多样性。他经常研究俄罗斯、美国优秀画作的表现手法。有时一块山石施以油画技法,有时色彩铺陈借用西画方式,最终的情境动人心扉。

  张玉茂赞赏李可染先生讲一个画家要成功,需有四个条件。包括能力、勤奋、学养和寿命,寿命表示功力需要积累。他说:“技近乎道”是要付出一生努力的。

  此次张玉茂中国画作品巡展集中展现了他近两年的创作成果,展览开幕后迎来了画界、收藏界的朋友,也引起了港台地区藏家的关注,更迎来了喜爱艺术的众多目光。

  本稿图片均由许科摄

  张玉茂解读自己画作。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